職涯爬升法則(上) 先搶進核心部門 文/Fiona(糖霜與西裝) |2021.10.30 語音朗讀 468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其實,本文中很多心得,是我用血淚寫成,更是在無數個吃土的夜晚仔細琢磨出的法則。我真心認為,如果早10年我就學到這些職涯爬升法則,我一定可以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本周且先分享其中前3個法則。 圖╱網路 文/Fiona(糖霜與西裝)其實,本文中很多心得,是我用血淚寫成,更是在無數個吃土的夜晚仔細琢磨出的法則。我真心認為,如果早10年我就學到這些職涯爬升法則,我一定可以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本周且先分享其中前3個法則。法則1 加入核心部門圖/unsplash加入公司的核心部門是最直接的快車道,可以讓你看見核心技術,學習核心知識,解決核心問題,公司的精華任由你吸收學習。核心部門資源多,人才濟濟,待在這樣的地方讓人有機會看到公司運作的底層邏輯,能和強者一起解決更難的問題。那麼要怎麼判斷部門是否核心部門?如果部門表現好壞會影響公司成敗、部門讓公司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部門是公司利潤的來源等,像這樣能展現優勢,作為公司引擎的部門,就是核心所在。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判斷自己的部門夠不夠力:試想,如果今天部門倒了,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如果損失巨大,代表部門離核心作業很近;如果不痛不癢,代表這個部門不夠核心。我在職涯過程中,做過的一個正確決定,就是加入接近核心的部門。當年我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進入Google的財務部,一是進入大型支付公司Square的行銷部門做數據分析。Google的名聲響亮,能夠給我夢寐以求的標籤;而Square在當時則是快速成長,行銷部門欣欣向榮。我在兩個選項中糾結許久,直到一個業界大學長給我當頭棒喝:「在Square做行銷,妳的輸出會直接影響到公司吸引多少新使用者、賺多少利潤。對年輕的你來說,去一間瘋狂成長的公司幫忙創造利潤,比起在大廠分析別人已經創造的成果,還來得更有價值。」就這樣,我在Square那幾年,部門整整擴大了三倍,我也因此有機會參與各種大型專案。當然,這個策略能否執行,也端看職涯過程走到哪裡。當我們羽翼未豐、還在培養做事能力時,就應該先去核心地帶看一看,提升視野;當能力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再挑個未開發區域,施展拳腳也不遲。法則2 多做高價值、高效率的事其實,本文中很多心得,是我用血淚寫成,更是在無數個吃土的夜晚仔細琢磨出的法則。我真心認為,如果早10年我就學到這些職涯爬升法則,我一定可以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本周且先分享其中前3個法則。(本圖表由作者提供)能否進入核心部門,有時得靠運氣。如果沒有辦法選擇落腳處,還是可以優化自己的做事方向,也就是多做高價值、高效率的事,避免犯下低價值、低效率的忙碌錯誤。什麼是高價值、高效率?如果把「價值──效率」分成4個象限,可以把工作內容分成以下幾種:高價值、高效率:用最有效率的時間,做出高價值的事。例如:建立自動化系統,將繁瑣手動的工作用機器取代;在會議前一天,先將報告內容整理寄給與會者,讓對方提前消化,以便開會時直接討論議題。高價值、低效率:做重要的事情,但用低效率的方式完成。例如:手動檢查資料;開重要會議,但議程規畫鬆散。低價值、高效率:做起來很快,但每個動作價值不大的事情。通常是指簡單的日常工作,例如:瑣碎地回覆email和訊息,看起來似乎處理了很多事情,實際上對工作未必有大助益。低價值、低效率:用耗費時間的方法,做沒什麼意義的事,例如:排版之後還要再改報告的格式、漫無目的地開會。很多時候在職場上卡關,不是自己不夠努力,而是時間用錯了地方。把時間花在低價值或低效率的事情上,只會阻礙個人職涯成長。圖/unsplash你能做的就是投身於高價值、高效率的區域,而對於低價值或低效率的工作,則可以想辦法轉換成高價值、高效率。例如:手動輸入資料是高價值、低效率的工作,這時應該思考:能不能寫個小程式,把過程自動化?又例如:用email來來回回討論一件事情,email寫起來很快,但每封郵件價值不高。能不能直接把相關部門召集起來,用三十分鐘的會議代替?至於低價值又低效率的事情,則應該檢討: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能不能不做?人的天性喜歡有所產出,因為產出會帶來成就感。回回email、改改格式、畫畫圖表等,知道自己在創造些什麼,讓人覺得生活很充實。可是,並不是所有產出的價值都一樣。花在低端產出的時間,是高價值產出的機會成本。身在職場要聰明一點:你的精力如此寶貴,更要花在值得的地方。法則3看出核心問題圖/unsplash前面談到做高價值的事情,但什麼才算是高價值?答案是:能夠解決核心問題的事,才是高價值。很多時候努力沒有回報,不是因為懷才不遇,而是因為自己的產出沒有解決核心問題。主管要你做一份網站流量報告,核心問題不是「這個月網站流量上升或下降了多少」,而是「要怎麼吸引更多的人來我們的網站」。老闆請你看各個通路的銷售量,目的不是了解「各個通路的銷售狀況為何」,而是想知道「我要怎麼做才能賣出更多產品」。職涯初期,我曾經用無數個爆肝的夜晚做分析,繞著各種非核心問題畫圖表、寫報告,最後總是效果不彰。某一次,在我用去整整一個月、做完一份60頁的使用者登入行為分析之後,主管只問我一句話:「所以,我到底要怎麼減少花在簡訊認證上的成本?」我竟答不出來。那一刻我深深體驗到:一個核心答案,勝過千言萬語。努力只是基本條件。真正出色的員工,可以解決那個「讓老闆睡不著覺的問題」。「能看到問題核心」的能力,正是把屠龍寶刀:當其他人都忙得不知所云,你可以看到老闆要的只是減少成本的方法,並快速提出建議;當其他人都焦頭爛額地蒐集資料,你看到了核心問題是「我們該推出什麼功能,打敗競爭者」,而把研究緊扣核心議題。擁有看到核心問題的能力,在職場彷彿坐上一台快速電梯,讓人望塵莫及。(隔周待續)圖/作者提供本文摘自《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方智出版)。作者於就讀台大國企系大四時,前往美國當交換生,研究所畢業後,意外闖入美國矽谷,任職於Square和Facebook,擔任資深數據分析師。臉書「糖霜與西裝」分享職場心情,及如何從沒有夢想的人,到如今能悠遊於職場。 前一篇文章 生涯重新開機 選擇存乎一心 下一篇文章 職涯爬升法則(下) 甘當牛後 越級打怪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各大金控 校園徵才合計4萬人裝忙的時代結束 擁抱AI 展現價值業務力 AI也取代不了的技能【國際職場面面觀】綠色永續環境求才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