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爬升法則(上) 先搶進核心部門 文/Fiona(糖霜與西裝) |2021.10.30 語音朗讀 470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其實,本文中很多心得,是我用血淚寫成,更是在無數個吃土的夜晚仔細琢磨出的法則。我真心認為,如果早10年我就學到這些職涯爬升法則,我一定可以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本周且先分享其中前3個法則。 圖╱網路 文/Fiona(糖霜與西裝)其實,本文中很多心得,是我用血淚寫成,更是在無數個吃土的夜晚仔細琢磨出的法則。我真心認為,如果早10年我就學到這些職涯爬升法則,我一定可以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本周且先分享其中前3個法則。法則1 加入核心部門圖/unsplash加入公司的核心部門是最直接的快車道,可以讓你看見核心技術,學習核心知識,解決核心問題,公司的精華任由你吸收學習。核心部門資源多,人才濟濟,待在這樣的地方讓人有機會看到公司運作的底層邏輯,能和強者一起解決更難的問題。那麼要怎麼判斷部門是否核心部門?如果部門表現好壞會影響公司成敗、部門讓公司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部門是公司利潤的來源等,像這樣能展現優勢,作為公司引擎的部門,就是核心所在。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判斷自己的部門夠不夠力:試想,如果今天部門倒了,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如果損失巨大,代表部門離核心作業很近;如果不痛不癢,代表這個部門不夠核心。我在職涯過程中,做過的一個正確決定,就是加入接近核心的部門。當年我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進入Google的財務部,一是進入大型支付公司Square的行銷部門做數據分析。Google的名聲響亮,能夠給我夢寐以求的標籤;而Square在當時則是快速成長,行銷部門欣欣向榮。我在兩個選項中糾結許久,直到一個業界大學長給我當頭棒喝:「在Square做行銷,妳的輸出會直接影響到公司吸引多少新使用者、賺多少利潤。對年輕的你來說,去一間瘋狂成長的公司幫忙創造利潤,比起在大廠分析別人已經創造的成果,還來得更有價值。」就這樣,我在Square那幾年,部門整整擴大了三倍,我也因此有機會參與各種大型專案。當然,這個策略能否執行,也端看職涯過程走到哪裡。當我們羽翼未豐、還在培養做事能力時,就應該先去核心地帶看一看,提升視野;當能力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再挑個未開發區域,施展拳腳也不遲。法則2 多做高價值、高效率的事其實,本文中很多心得,是我用血淚寫成,更是在無數個吃土的夜晚仔細琢磨出的法則。我真心認為,如果早10年我就學到這些職涯爬升法則,我一定可以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本周且先分享其中前3個法則。(本圖表由作者提供)能否進入核心部門,有時得靠運氣。如果沒有辦法選擇落腳處,還是可以優化自己的做事方向,也就是多做高價值、高效率的事,避免犯下低價值、低效率的忙碌錯誤。什麼是高價值、高效率?如果把「價值──效率」分成4個象限,可以把工作內容分成以下幾種:高價值、高效率:用最有效率的時間,做出高價值的事。例如:建立自動化系統,將繁瑣手動的工作用機器取代;在會議前一天,先將報告內容整理寄給與會者,讓對方提前消化,以便開會時直接討論議題。高價值、低效率:做重要的事情,但用低效率的方式完成。例如:手動檢查資料;開重要會議,但議程規畫鬆散。低價值、高效率:做起來很快,但每個動作價值不大的事情。通常是指簡單的日常工作,例如:瑣碎地回覆email和訊息,看起來似乎處理了很多事情,實際上對工作未必有大助益。低價值、低效率:用耗費時間的方法,做沒什麼意義的事,例如:排版之後還要再改報告的格式、漫無目的地開會。很多時候在職場上卡關,不是自己不夠努力,而是時間用錯了地方。把時間花在低價值或低效率的事情上,只會阻礙個人職涯成長。圖/unsplash你能做的就是投身於高價值、高效率的區域,而對於低價值或低效率的工作,則可以想辦法轉換成高價值、高效率。例如:手動輸入資料是高價值、低效率的工作,這時應該思考:能不能寫個小程式,把過程自動化?又例如:用email來來回回討論一件事情,email寫起來很快,但每封郵件價值不高。能不能直接把相關部門召集起來,用三十分鐘的會議代替?至於低價值又低效率的事情,則應該檢討: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能不能不做?人的天性喜歡有所產出,因為產出會帶來成就感。回回email、改改格式、畫畫圖表等,知道自己在創造些什麼,讓人覺得生活很充實。可是,並不是所有產出的價值都一樣。花在低端產出的時間,是高價值產出的機會成本。身在職場要聰明一點:你的精力如此寶貴,更要花在值得的地方。法則3看出核心問題圖/unsplash前面談到做高價值的事情,但什麼才算是高價值?答案是:能夠解決核心問題的事,才是高價值。很多時候努力沒有回報,不是因為懷才不遇,而是因為自己的產出沒有解決核心問題。主管要你做一份網站流量報告,核心問題不是「這個月網站流量上升或下降了多少」,而是「要怎麼吸引更多的人來我們的網站」。老闆請你看各個通路的銷售量,目的不是了解「各個通路的銷售狀況為何」,而是想知道「我要怎麼做才能賣出更多產品」。職涯初期,我曾經用無數個爆肝的夜晚做分析,繞著各種非核心問題畫圖表、寫報告,最後總是效果不彰。某一次,在我用去整整一個月、做完一份60頁的使用者登入行為分析之後,主管只問我一句話:「所以,我到底要怎麼減少花在簡訊認證上的成本?」我竟答不出來。那一刻我深深體驗到:一個核心答案,勝過千言萬語。努力只是基本條件。真正出色的員工,可以解決那個「讓老闆睡不著覺的問題」。「能看到問題核心」的能力,正是把屠龍寶刀:當其他人都忙得不知所云,你可以看到老闆要的只是減少成本的方法,並快速提出建議;當其他人都焦頭爛額地蒐集資料,你看到了核心問題是「我們該推出什麼功能,打敗競爭者」,而把研究緊扣核心議題。擁有看到核心問題的能力,在職場彷彿坐上一台快速電梯,讓人望塵莫及。(隔周待續)圖/作者提供本文摘自《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方智出版)。作者於就讀台大國企系大四時,前往美國當交換生,研究所畢業後,意外闖入美國矽谷,任職於Square和Facebook,擔任資深數據分析師。臉書「糖霜與西裝」分享職場心情,及如何從沒有夢想的人,到如今能悠遊於職場。 前一篇文章 生涯重新開機 選擇存乎一心 下一篇文章 職涯爬升法則(下) 甘當牛後 越級打怪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對治辦公室9種毒人強化應變力 改造不健康職場系統德企vs.台企 職場文化異同歐盟職場文化 保守穩健重視福利公教人員享福利 身心假下周上路不會用AI的人 焦慮與邊緣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