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警報器市價200至千元不等,依防火功能及電池續航力而有不同定價。圖/陳苡葳
雲林縣消防局長林文山(中)、縣長張麗善(右一)介紹目前市面上的住宅警報器款式,民眾可依房廳使用功能,選擇安裝偵煙式或定溫式。圖/陳苡葳
【本報雲林訊】高雄城中城大火,燒出社會對老舊住宅安全的關注,也提高民眾在自宅安裝住宅警報器的意識。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天表示,一般住宅火警若發生在深夜,死傷通常慘重,原因出在睡眠狀態只剩聽覺,家中沒裝住警器即時通報,住戶恐會逃生不及,如又避難觀念錯誤,後果不堪設想。對此她3年前上任要求縣內每戶至少「一戶一器」,至今成功挽救34戶住宅火警案性命,也疾呼家中房廳多者應在各處都裝1只,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消防局表示,一般人深夜正熟睡,只剩聽覺有敏銳度,若家中沒有住警器,通常發現火警時,往往已錯失最佳逃生時機,只能選擇就地避難,可是如果觀念錯誤,反而對生命會造成威脅。
以去年8月斗南鎮深夜一起嚴重住宅火警為例,祖孫三代一家7口遭遇橫禍,帶走3條人命,當被外部聲音叫醒時,現場已濃煙密布,不利逃生,加上該戶騎樓用鐵捲門將鄰戶隔開,濃煙來時竄流至室內,能見度低又不能就地避難,便成奪命關鍵。
「煙的危害不低於火」消防局表示,當遇火警現場濃煙密布、能見度不佳,意味已不利逃生,請民眾就地避難,並緊閉門窗、縫隙處塞滿,阻隔濃煙竄入所在空間待援;另家戶有騎樓請保持暢通,讓濃煙不易蓄積,住宅則應避免改變原有空間設計,或變換材質及用途。
「安全預防觀念刻不容緩」張麗善說,2018年底,雲林縣住警器安裝率僅17%,為全國倒數第1,她希望全縣17萬7017戶至少都要安裝1只,目前已有13萬1878戶安裝,達成率74.5%,現又獲善心單位捐贈一批住警器,預計年底安裝9736只,達標8成,可望明年完成全面安裝。
消防局長林文山表示,縣內弱勢族群、孕婦或家有0至6歲兒童,及高風險群建築物等,還未安裝住警器者,可持相關證明文件至住宅所在地消防分隊申請領取1只住警器回家安裝,詳情辦法可至雲林縣消防局網站查詢。
林文山也提醒民眾,政府去年起推動「非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之5層以下住宅」,無論新、舊建案,包括增建、改建、修建等,屋主皆須自行安裝住警器,並向消防隊取得安裝合格證明,才會發給使用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