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趨緩,弘光科大義工服務馬上動起來, 悶超久的社區居民很開心再見到師生。圖/游振昇
【本報台中訊】疫情趨緩,弘光科技大學落實社會責任,開始進行實體義工服務,已經打完一劑疫苗的學生,在做過PCR檢測後,前進小學服務,營養系與生物醫學工程系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到沙鹿竹林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營養與肌力檢測、銀髮族體適能檢測,社區居民開心說,好久沒看到這群熱心的師生。
「真的很開心,悶超久,謝謝你們到社區來辦活動。」營養系副教授王雪芳、醫工系副教授鮑建國在疫情趨緩後,在嚴謹的防疫措施與人數控管下,一起帶領學生,到沙鹿竹林舉辦活動,社區居民一看到師生,開心熱烈歡迎,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很多活動停辦或延期,好不容易恢復實體活動,讓居民很期待。
營養系透過營養與肌力檢測,讓居民了解自己的肌肉量、肌力和營養狀況,醫工系以銀髮族體適能檢測,讓民眾了解自己的肌力,柔軟度和敏捷度;學生分工合作,分組幫社區長輩量血壓、進行各項檢測,學生說,參加社區志工活動,可以提早接觸實務操作,對以後實習有幫助,也能發揮所學回饋社會。
諮輔義工隊、食品科技系、護理系等社團、系學會,在疫情趨緩後也開始進行志工服務,將參與活動的點滴,做成影片放到網路與大家分享;諮輔義工隊製作「頑」老返童 青銀共創快樂時光影片,學生義工連續10年陪伴甘霖樂多家園長輩一起出遊,今年原本安排好的春遊活動,受疫情影響變成秋遊,學生帶長輩到台中科博館、草屯手工藝園區郊遊,行動不便的長輩,由學生推著輪椅,一起享受藍天綠地的大自然、晒晒太陽。
學生們安排一連串活動,丟紙飛機、玩竹槍橡皮筋,為了拉近彼此距離,搭配懷舊老歌吸引長輩,共創造祖孫快樂時光,學生范欣慧說,每一次出隊都受益良多,學習到該如何陪伴長輩,更懂得珍惜所有寶貴緣分,不讓時間浪費掉,「每一次付出使我看到更多迷人的笑容。」學生吳姿瑩則說,服務他人最大的收穫就是讓他人快樂,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中,都有值得我們傾聽、學習的故事,想把正能量帶給更多人。
吉他社在疫情最嚴重期間,創作「無憂」這首歌曲,由社員卓芊禧、陳柏諭一起填詞譜曲,社員湯芷柔主唱,卓芊禧則請自己的弟弟協助拍攝MV、剪輯,表達出防疫期間的生活與心情,花一個月完成。
圖/游振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