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勤筆
「好啊!大不了孩子我不要了,你們比較會教,那就給你們吧!」這句話梗在喉頭沒說出口,只是無助下的賭氣。
難得沮喪,一直以來習慣用自嘲和幽默的態度,笑笑面對蒼天底下難免的鳥事。但這次,內心首度冒出一種「梭哈」的聲音:孩子我不要了、婚姻我不要了,拍拍屁股走人算了!這團爛帳你們自己算、自己擔。眼淚可能在任何一秒掉落,有劉雪華接班人的賽事嗎?我可以報名。如果金牌的獎品是閒雜人等的瞬間安靜,那我會拚命去奪冠。
為什麼當媽的一定要犧牲奉獻?我這麼珍惜時間的人,人生卻原地打轉,還要接收旁人不明究裡的冷嘲熱諷,好像每個下指導棋的人,都是鍵盤育兒大師、教科書教育專家、理性教養學者或理想主義親子達人。
你知道嗎?真正在戰場上殺戮的士兵,可能根本沒那麼多理論;而觀戰的人,永遠只能看到濾鏡或美顏App下的影像,或是戰地記者餵養的畫面。不知道真實情況無妨,但拿著二手資訊去指責滿身傷痕的的士兵,在沙場上的表現太弱太笨太懶散太不配上戰場,沒有比較厲害啦!
尤其是那種不清楚別人家孩子狀況或不相信現代醫學的人,言詞至為尖銳,「既然不會教,為什麼不乾脆把小孩送去那種全天住宿的學校,讓別人來幫你教!」「XXX的孩子就很有規矩,沒有小孩天生就是乖的,有沒有教養是父母的責任。」「過動?不可能,我們家沒有這種基因。」
分不出是難過還是憤怒,但這場育兒的長期抗戰,我真的是不想打了。內外夾攻,孩子發展不如同齡、學習成果不彰,是內戰;旁人冷嘲熱諷,說得一口頭頭是道的教養學,是外患。
「沒有快樂媽媽,就沒有快樂的孩子。」最近媽媽我很不快樂,孩子對不起,即便如此,我還是希望你快樂,永遠快樂。想到你開懷的笑臉、耍寶的舞步,就忍不住為自己那一秒冒出梭哈的念頭潰堤。
不負責任的沮喪話說完,還是要叫自己假笑一下,抹掉淚水,轉身繼續面對那位過動不專心又發展遲緩的「小老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育兒修羅場跟厚黑辦公室一樣,難免會發生讓人不爽的事,遇到了,就在午餐時間跟分不出是敵是友的同事一起挖苦挖苦老闆,隔天又是一條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