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活》玩賞古意風華 壺杯與茶水的交融

宋玫 |2000.06.01
185觀看次
字級

■宋玫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中,了寶玉、黛玉、寶釵到櫳庵飲茶的情事,妙玉親手茶待客,泡的是君山老君,煮的是陳年梅花雪水,器是古代真玩。
時間悠然轉入二十一世紀,走進人間樓,一片輕紗隔開塵囂,微風盪在紗間也如裊裊茶煙迴旋,帶著清幽。一側水晶玻璃茶壺,高低陳列,錯落有致,清亮亮的把古意風華拉進現代。
這是琉園最新推出的「茶道與壺說」系列作品,琉園企劃部經理蕭蔥蕙提到該系列的創作起源時表示,創意總監王俠軍早在四年前,就有一位電影圈的好友興匆匆的找他討論劇情的構思,當時王俠軍便提出以茶壺為題,象徵描寫一位女性對生命體悟的故事。這樣的情節,說來興奮,可惜延跎多日,始終電影沒拍成,但茶壺故事也未曾放下,倒是成形於水晶玻璃的創作。
一聲脆亮擊板,飄遠的回憶又再拉近,隨快板推出雄厚嗓音、轉繞字正腔圓的京片子──「上茶──」,三道奉茶儀式就此展開,隨之而起的傳統相聲,也抑揚頓挫的跳忽著「茶道與壺說」的因緣種種。
據說,雲南白族的婚禮,作父母的總要在女婿上門、女兒出嫁時,請他們喝「一苦、二甜、三回味」三道茶,希望他們好好品味「先苦後甜」的道理。然而,要喝到一杯好茶,必須要有壺的醞釀;而壺就算沖泡出好茶,也需要杯的盛遞,才能嚐到茶的醇和甘甜,因此壺和杯之間就有了一種出手與對應的關係,這也是這次琉園發表的茶壺系列所要傳達的精神。
「茶道與壺說」共推出十餘件作品,設計有陰陽、有虛實、有相融、有相距,但總不脫壺與杯的空間張力。而琉園要表現的就是,藉壺與杯特有形式上、功能上的特殊關係,轉化為壺與杯動靜、對峙或遙望的身影,藉以闡述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延展與相繫,有恩情義理,也有更多興味的情感記憶。蕭蔥蕙指出,過去很多藝術的創作,不論經由任何媒材,多只單一著墨在壺的表現,而少有杯的加入,但「茶道與壺說」卻突破這舊有的思考模式;同時也希望藉著週年慶,表達琉園夥伴為台灣玻璃文化、藝術所做努力的情感紀錄。
其實,真要細究,壺與杯彼此互信互諒的互動角色,也宛如一齣戲的上演,於是琉園浮雕在壺杯表面的鳥獸蟲卉的呢喃語聲、撲鼻花香點綴的細膩、松竹梅蘭的蒼勁糾纏,都一幕幕成了烘托的場景,這樣的配置當然牽動了壺與杯的情感流動與對應關係。
什麼時候,喝茶、品茗,也有了賞壺。第一次用水晶玻璃藉壺和杯來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默契和尊重,它有完全不同的炫麗光彩與意境呈現;也因為在構思上一開始就賦予深刻的意義與定位,因此設計出的作品也特別顯得豐富多樣饒富趣味。
喝茶,是生活的一環,要品得好茶,恐怕還得要好友好景的加入。但賞壺就單純多了,精緻優雅的茶壺設計,除可提供視覺與心靈的馳騁與想像外,還可以啟動對朋友的思念,就像一次次開啟的瓶中信或阿拉伯神燈,儘管時間過得再久,只要一開瓶,所有塵封的故事都會再次活靈活現,把朋友的因緣與話題、山林野趣的花鳥蟲鳴、留存嘴邊的清茶芳香全都傾倒了出來,讓人咀嚼再三,回味無窮。水晶賞壺、徵文頌茶、脫模示範一系列活動的展開,是中國飲茶文化的呈現,也是水晶玻璃的驚豔流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