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線年底國外藝術品先進駐 本土藝術品篩選中 明年橘線現身
【本報高雄訊】高雄捷運公司,在紅線年底通車的紅線捷運車站三個主要車站,共規畫了價值一億一千萬元的公共藝術,卻只向市府收取六千萬元,剩餘一億兩千萬元資金的公共藝術將專款則做為引進本土藝術的資金,以增加本土藝術工作者在捷運車站的能見度。目前捷運公司已委託專業策展公司做本土藝術創作品的篩選,以引進捷運車站;屬於本土公共藝術品,可望在明年底配合橘線捷運通車,正式登場展示。屬於本土公共藝術品,可望在明年底配合橘線捷運通車,正式登場展示。
捷運公司昨天表示,捷運公司捐助五千萬元,挹注本土創作的公共藝術,盼優秀的本土藝術工作者的作品,能透過捷運車站的展覽,增加本土藝術品的能見度,也算是捷運公司對藝術工作者的鼓勵。
事實上,高雄捷運在「公共藝術」設置,引發極大的爭議,總共一億八千五百萬元的公共藝術,在捷運公司未經市府審查的情形下,逕自向國外訂購價值一億一千萬元的玻璃藝術創作品,包括要設置在紅線R4小港國際機場「凝聚的綠寶石」、R10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R17世運站的「海上雄獅」等。
三件國外作品都來自國際知名的藝術工作者,包括德裔加拿大籍樂子LutzHaufschild、德籍水仙Nardissus Quagliata及英籍隆塢Ronwood大師等,不過未事先經過市府「公共藝術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而牴觸市府的規定,文化局審查委員會堅不背書,迫使捷運公司為了要驗收已近完工的公共藝術,不得不改弦易轍,重新調整本土及國外公共藝術經費的配置比例。
年底通車捷運紅線,國外引進三件大師作,民眾在年底搭乘紅線捷運就能領略大師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