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昌 盼用消費改變世界

文/蘇林 |2021.10.16
1961觀看次
字級
長期贊助屏東長治國中田徑隊 圖/順發公益小組
得到國際朋友認同「用消費改變世界」的行動。 圖/順發公益小組
支持逆轉聯盟帶160個弱勢課輔孩子暑假去環島。 圖/順發公益小組
長年贊助球隊,球隊也經常獲得佳績。 圖/順發公益小組
吳錦昌 圖/順發公益小組
20 for future公益企業聯盟的夥伴,常在一起想行善點子。圖/順發公益小組

文/蘇林

十幾年前,順發3C的董事長吳錦昌,從媒體報導上,看到社會新聞報導:有人因為找不到工作、經濟拮据,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帶著全家走上絕路……令他震驚、心痛之餘,暗自思索著由家族經營的企業,究竟可以為社會做些什麼事……

難以擺脫貧窮的族群

經營3C量販賣場的吳錦昌知道,不少國人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甚至不少人成為「科技新貴」,相對的,新科技也帶來了貧富差距,讓很多傳統工作從業者一夕失業,甚至整個產業消失斷鍊,連憑著舊有資歷轉業、轉行的機會也沒有。

「M型化社會趨勢下,金字塔底層的弱勢族群,生存日益嚴峻,這不光是台灣面臨的問題,也是全球很多國家共同的考驗。」吳錦昌說,政府雖然一直想要縮短貧富差距,卻很難快速讓低端族群脫貧。

助人要找到活水源頭

「募款或捐錢,都只是曇花一現,唯有讓公益或助人行動持續不斷,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吳錦昌認為,與其靠愛心募款助人,不如靠市場機制形成自給自足的活水源頭,資源永不間斷,才能真正實踐「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想。

2010年,吳錦昌取得家族長輩同意,推出「消費做公益」的新消費機制,帶領順發轉型為「公益型企業」,承諾每年最少捐出20%淨利做公益,將消費行為融入公益,消費者不必多花一毛錢,只要走進順發賣場消費,就形同為社會弱勢學子的未來,盡了一分心力。

許下保底捐助的承諾

吳錦昌更承諾,如果當年度淨利的20%,沒有超過1600萬元,他會用個人的所得來補滿差額。換言之,不論台灣經濟起起落落,順發企業及吳錦昌個人,每年至少會合計捐出1600萬元,而且總金額沒有上限。

吳錦昌並在順發3C企業中,特別成立一組人,經常到教育部「教育儲蓄戶」及「教育圓夢網」搜尋求助個案,只要看到偏鄉、海邊學校的老師或校方,張貼公告指出:有孩子突然生病或發生家庭變故三餐不繼,卻又不符合政府的福利補助規定,順發就會派專人主動和校方聯繫,將補助款主動送達。

邀約各夥伴企業參與

2014年,順發更結合公勝保經、達陣資訊、光臨工程、綠然能源等企業,共同成立「20 for future公益型企業聯盟」非營利組織,以「用消費改變世界」的口號,號召更多分散在不同產業的公司行號,加入響應年捐淨利20%的行動,擴大對社會的影響力。

這群企業負責人,有時會上教育部找尋需要贊助的弱勢孩童,或提供學校球隊、田徑隊運動用品、球鞋或運動衣褲,讓孩子有上場比賽的基本配備可用;有時這群老闆們,會放下手邊工作,吆喝一同前往食物銀行,幫忙整理及包裹緊急救難物資……

夢很大路很遠不放棄

「若台灣有20%企業、捐出20%淨利,每年至少可增加670億元公益款約,若全球百大企業都捐出20%淨利,每年公益款約2110億美金……」吳錦昌坦言:這個願望「夢很大,路很遠」,但並非沒有機會實現!

2016年,吳錦昌以年營業額超過50億元的順發企業為基礎,無私分享個人人脈,提出「創業性公益企業」的全新思惟,透過協助創業、創新、優化……幫助企業在市場站穩腳步,創造企業最大的價值,同時也為公益助人找尋更多「活水」。

助利他型企業創業績

其概念及方法是:只要任何企業明文承諾,願意在「保證顧客買貴退差價,不需多花一毛錢就能做公益」的前提下,企業每獲利100元,其中的20元即轉作公益資源,協助弱勢族群,吳錦昌就願意帶領一群EMBA層級的高手,協助該企業提升業績或進行企業轉型。

吳錦昌認為,所謂「創業性」,並不一定要是新創事業,只要企業願從公益助人的角度出發,他和夥伴很樂意幫助這些企業「更上一層樓」,同時讓消費者在消費當下,產生造福弱勢的附加價值。「我相信,一旦商家及大眾都形成『消費選擇』的意識,就有機會共同用消費改變世界。」

建平台翻轉消費意識

多年來,在順發企業和吳錦昌的帶動下,愈來愈多企業及消費者,認同「用消費改變世界」的理念,也有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在吳錦昌集結的高階團隊,針對產品訴求、創業點子給予把脈及意見後,有效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率。

「我不僅要做到自己出錢出力,更重要的,是希望建構讓更多人一起參與增進社會福祉的平台或方法。」吳錦昌經過多年努力,看到身邊有志一同的夥伴愈來愈多,不但愈做愈開心,也為台灣學子打開無數的門窗。

給孩子

逐夢的機會

多年來,順發3C賣場榮獲諸多公益獎項,包括「第9屆《遠見》CSR公益推廣組首獎」、「教育部教育儲蓄戶金質獎牌」、港澳台灣「公益企業社會貢獻」愛心特別獎……重要的是,順發並沒有因此而慢下公益的腳步,反而愈走愈積極。

光是透過教育部「教育儲蓄戶」,順發3C就幫助全台超過1050所學校、25萬名學童,支持弱勢學童課輔計畫、生活照護、生命教育推廣,讓孩子獲得應有資源,及啟發天賦的機會,提升未來的競爭力,脫離貧窮的世代循環。

從孩子們感謝的書信及手繪的感謝卡,可以知道這些資助行動,不但解決孩子燃眉之急,也給了他們日後努力的勇氣。孩子在欣喜接受資源的同時,也習得感恩、惜福之心與回饋之情。

吳錦昌很重視弱勢孩童的天賦啟發,希望給孩童逐夢的機會,讓孩子可以從不同角度看世界,發現自己興趣所在、更深入認識自己,形塑未來發展可能。順發的公益資源,經常長期投入在孩子的科學教育、體育活動,甚至程式教育上。

例如:從2015年開始,支持屏東縣長治國中田徑隊;高雄市壽天國小棒球隊,培養出相當多位出色的運動員。此外,也贊助淡江大學及高雄科學工藝館,舉辦各項科學活動;同時培訓100多位種子老師,推動「機器人教育到偏鄉」活動,贊助老師到偏鄉離島推動機器人科普教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