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政府不可放任物價上漲

 |2007.10.30
669觀看次
字級

國際油價飆上歷史新高,每桶突破九十三美元,國內油價馬上就要跟進調漲;國際小麥價格漲翻天,每公噸直逼五百美元,加上運費上漲一倍,預計國內麵粉每包售價還會再漲兩次,漲約一倍左右。這兩項民生必需品的上漲,無疑地要帶動物價全面上漲,在「所有東西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壓力下,民眾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承受。

今年六、七月間,國際油價飆漲,台灣中油原先採行的浮動油價也跟著波波上漲,物價蠢蠢欲動,民眾抱怨不已,經民代質疑後,經濟部不得不在七月底宣布凍結每周浮動的油價機制,改為一月浮動一次。九月雖然略降,但十月又大漲,兩月以來汽油每公升還是漲了零點八元,現在面臨國際油價創新高,顯然台灣中油和經濟部已經做好調漲的方案。

面對這一波的油價上漲,立法委員質疑經濟部是否有對策,經濟部長陳瑞隆說,民眾可以一兩天不開車或改搭大眾運輸系統。這種答覆和日前因颱風蔬菜價格上揚,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反問「為何不買一把五元的菜」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是政府官員不食人間煙火,還是換了座位就換了腦袋,完全不知民間疾苦。

國際油價上漲是早就可以預期的趨勢,經濟部和中油不可能毫無對策眼睜睜的看著它節節高升,如果唯一的對策就是緊追跟進,似乎就不需要政府了,隨便請一個人就可以掌管決策,不需要浪費大筆民眾的血汗錢請這些經濟部和中油的專家。

民眾長期質疑的中油管理問題,包括購油策略、人事成本、工安問題,都沒有具體解決,每次油價上漲的唯一理由就是國際原油上漲、購油成本增加、盈餘繳庫壓力等,難道中油不能在油價預期上漲之先,預購足量的原油貯藏?油價一漲受到民眾抱怨後,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採取不公平的補貼政策,完全不顧可能帶動物價上漲的壓力。

針對物價節節高漲的情勢,官員也幾乎沒有採取任何對策,只是叫民眾少消費。以麵粉、奶油原物料的漲價為例,麵粉製品和乳製品已經悄悄漲了三至五成,支撐不住的業者紛紛關門倒店,有些則是替換原料,米麵包、米蛋糕應運而生。這些都是民眾不得已的因應之道。眼看著第二波的漲勢又來,政府能給民眾什麼承諾?

面對油價、物價的漲勢,經建會說,燃料油和天然氣沒漲,電價也沒漲,國際油價只是緩步上揚。言下之意是油價和麵粉等原物料的上漲乃國際趨勢,我們也沒辦法,漲就漲吧!但是民眾的生活壓力已經快要承受不住了,官員們自己不必面對柴米油鹽,出入有司機,油費都是公務支出,那裡感受得到民間疾苦?

政府寧可花費大批人力和財力投注在「入聯公投」等無關民生福祉的事務上,所有政策的思維都以選舉為考量,甚至用人也是只為勝選布局。政務官不知道自己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只要政治正確,就是跳梁小丑也無妨。這樣的政府,還會在乎油價、物價上漲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