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錫璋
我走路,也散步,兩者目的卻不相同。前者為健身,一大清早身上帶著計步器,有一定的路線和目的地,追求計步器上的步數是否達標;至於黃昏的散步,心情則完全放鬆,步履悠然,也可隨時佇足觀看周遭風景。
「停、看、聽」,是散步異於走路的地方,它有休止符,也能隨時變調或升降音;也因此,散步時見、聽、聞的風景、聲響、氣味,比走路豐富得多。
我最常去植物園散步,因著悠閒的慢走和隨時的轉向,多年來,我知道植物園哪裡有七里香、山芙蓉何時展露花顏、烏來杜鵑和對面的南澳杜鵑有何不同。散步,也讓我有閒暇靜聽植物園新裝設的「添水」設施,那引水竹器敲打水缸的迴響,充滿禪意,使我身心安頓。因常去散步,園裡四季的變化自了然於心,不必每天去也大致知其現況樣貌。
最近,我常到遠一點的北投奇岩地區散步。因著多次的遊逛,發現附近公園和綠地之密,可能冠於全台北市,還有一個號稱北投祕境的崇仰生態公園,躲在丹鳳山下一角,就連附近居民知道的也不多。若非是輕鬆自在的散步,大概也無法發現這個僻靜的小小桃花源。
散步不只是慢慢走路,因其隨時可轉向、停留、觀察,日久聚沙成塔,就能深入看見一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