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佛光會二○二一年世界會員代表線上大會」在三日下午,於雲端進行綜合報告。圖/國際佛光會提供
【記者江俊亮大樹報導】「國際佛光會二○二一年世界會員代表線上大會」十月三日下午於雲端舉行綜合報告,由總會長心保和尚等多位法師指導回饋,明晰科技與網路弘法、環保與蔬食減碳等多項議題,闡揚佛光會多元的理念,期勉大眾領受佛法智慧,啟發生命覺性,讓生命更加超越。
三日的雲端綜合報告,出席者包括:總會長心保和尚、署理會長慈容法師、祕書長覺培法師、副祕書長依來法師、理事心培和尚、慧傳法師、依空法師、體育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永光法師,並聆聽亞洲場各組報告。
行善正派 尊重當地信仰
總會長心保和尚指出,在「科技與網路傳播」方面,由於AI人工智慧的普及,成為弘法的良好工具,雖然現代學佛環境相當好,資源相當豐富,但就怕我們自己不用功,他提醒大家,科技儘管再發達,生命的生老病死等過程還是一樣,期勉透過科技弘揚佛法,領受佛法的智慧。
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在「會務與活動創新」回饋指出,弘法佈教需要透過各種方式,像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國家大禮堂講演、帶動各種體育運動,透過音樂及梵唄弘法,無一不是創新。他說,學佛要解行並重,用各種方式讓眾人了解,學佛原來這麼活潑、心胸這麼寬闊,佛教徒是這麼慈悲、有智慧、尊重他人,是最和平的宗教。
理事心培和尚於「環保與蔬食減碳」議題中回饋,表示大師在二○一○年提倡環保與心保,而環保愛地球最根本就是心的教育,我們要愛護生命、尊重生命、不殺生,以吃素來培養慈悲心,落實三好、四給、五和、六度行菩薩道,有智慧的落實環保、減碳及綠化,相信只要多付出一點點,世界會因此而更美好。
副祕書長依來法師在「慈善與弱勢關懷」回饋表示,「慈善為方便」,佛光人所到之處,為大家帶來溫情與溫暖,大師告訴我們為人要正派,行善要正派,人家才會放心。此外,大師告訴我們,不是行善就是老大,我們要尊重對方的信仰、當地的民俗文化與生活習慣,不侵犯他人,「尊重與尊嚴」是行善最重要的地方。
在「教育與信仰扎根」議題中,體育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永光法師回饋指出,大師在《人間佛教論文集》裡說,世界上最早的大學是佛教大學,佛陀是佛教大學第一任校長,傑出的教授有舍利弗、目犍連、維摩、勝鬘等人;大師依佛陀的教法創辦佛光會,讓佛教四眾平等,教育與信仰的扎根,最重要的是把人才送回叢林學院,栽培好人才,送到各地弘法。
圓滿所有法門 成就佛道
理事依空法師在「培訓與人才培養」回饋表示,佛光會人才濟濟,所謂「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在《普賢十大願》裡叫「勤轉法輪」。他說,「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了佛法,世間便不同;佛光會開發出很多人的潛力,也開發出佛性,希望每個人去做伯樂,把千里馬找出來,透過培訓與人才培養,展現最好的教育、文化與信仰軟實力。
青年總團執行長慧傳法師在「傳承與青年接引」中回饋指出,要接引青年、整合青年,最重要的是建立青年正確的人生觀,讓青年有信仰傳承。
他說,信仰的根扎得深,樹幹才會枝葉繁茂,將來才能庇蔭眾生,這次大會青年團、童軍團、叢林學院做了「佛光體系青年大會師」,接引與整合佛光青年是非常重要的。
總會長心保和尚在「英語組」中回饋,儘管各地語言不同,但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卻是一樣的。弘揚佛法可以用當地語言,這也是大師重視的本土化問題,佛教五明裡有「聲明」,就是透過語言弘法,佛教東傳兩千年,本土化非常成功,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本著人間佛教理念,不管用任何語言,都能接觸佛法智慧,身心安住,法喜充滿。
最後,心保和尚在結語中表示,佛光會是多元的團體,而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卻是一樣的,就像一位菩薩要修四攝、六度法門,每一個法門都很重要;每一個法門圓滿,才能成就佛道。身在佛光會我們,各項學習與能力皆要多方俱足,才能愈走愈遠、自在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