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鋪面因孔隙率大,有利排水減洪。圖/wiki
文/記者曾博群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水環境研究中心與台北市政府合作,監測分析學校周邊人行道透水鋪面,發現透水鋪面在暴雨下可提高吸收雨水的效果,烈日高溫下則可降溫約3℃,有效減緩熱島效應的研究成果。
北科大水環境研究中心於忠孝新生捷運站4號出口前設置感測器,利用網路系統監測透水鋪面,反饋其暴雨逕流(如積水)的削減成效,並監測透水鋪面與其他鋪面的溫度差異。
海綿功能 減緩逕流
研究中心主任林鎮洋說,透水鋪面孔隙率較大,可讓雨水直接滲入地下,提升地表入滲率,減少地面積水。晴天時,透水鋪面表層水分因蒸散作用帶走地表熱量,使鋪面降溫,減緩都市熱島效應,「地表逕流削減率可想像為,一塊『海綿』可『吸收』多少水──削減率愈高,代表透水鋪面吸收雨水的效果愈好。」
自今年3月9日至8月31日經過半年監測(試驗持續進行中),發現透水鋪面能削減13.8%至63.4%的地表逕流,平均各場有效降雨逕流削減率約為40%。尤其今年7月26日當日環境最高溫37.4℃時,透水鋪面可低於瀝青鋪面3℃。
北科大為全台第一所在校園大量鋪設透水鋪面的大學,將雨水導往學校周圍的生態滯洪河道,並結合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期盼能早日改善都市熱島效應,一同妥善利用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