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立斷】人生決勝最佳時刻

 |2021.09.26
2223觀看次
字級
是否有什麼心智模式能幫助人們做適宜的決策?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人生中有各種選擇,但常會因為資訊不足、不想錯過或後悔而產生矛盾心理,讓自己陷入兩難,而無法做正確的判斷。儘管決策科學的理論模型愈來愈豐富,探索如何做出正確決策的分析程式也琳瑯滿目。但有沒有什麼心智模式,能幫助人們降低抉擇的時間與風險,做出更適宜的行動方案呢?

每當必須做重大的決定時,可能有很多人會過度思考,例如,是否應該列出所有優缺點的對比,或者製作一張加權統計分析表格?然而,人們可能更想知道何時做決定才是最佳時機。

心情影響決策能力

無論是換工作或是買房子,1月似乎是重新設定人生的黃金時間。因為新的一年開始,許多人會重新思考未來人生的選擇。但是,1月真的是做重大決定的最佳時間嗎?其實答案取決於心情。

大多數人在冬季會感覺情緒有點低落。所謂的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多半以冬季抑鬱發作為特徵,在北半球地區尤為常見。一項調查發現,包括北美在內的北方人口中,有近10%的人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瑞士一項研究,追蹤實驗參與者超過20年,最近發現有7.5%的人曾經歷過季節性抑鬱。症狀持續的時間可能比預期的還要長,一項美國的研究發現,受季節性情感障礙影響的患者,平均一年中有40%的時間都在和病症抗爭。

然而,即使那些不符合季節性情感障礙診斷標準的人,也常常感到情緒在冬季會更低落一點。早在20世紀80年代,一項針對馬里蘭州居民的電話調查發現,92%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會注意到季節性的情緒變化。心情不僅影響感受,也會影響決策能力。


樂觀者願承擔風險

情緒低落往往讓人更逃避風險,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體驗快樂的能力被削弱。也就是說,相對於一般人,抑鬱者對於風險背後可能存在的回饋和獎勵提不起興趣。患有抑鬱症者在冒風險方面比正常人更加保守,他們會堅持選擇回饋較低的安全選項,而不是具有較大收益的高風險策略。

這些實驗雖只是研究,但有一些事證顯示,在現實世界中一般人也可能產生同樣的效果。例如季節性情感障礙患者,在冬季的財務決策比正常人更保守。

其實,在制定決策時,規避風險並不總是一件壞事。另一方面,從統計數據來看,大多數人認為,自己不太可能經歷負面事件,如罹患癌症或車禍,反而對未來更為樂觀,無論是獲得更多工作機會,或是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兩難情境擇優勢

事實上,與樂觀者相比,抑鬱人士或許更能預測到那些會影響自己決定的顧慮,所以比一般人更快地採取避免風險的行動。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預測整體上是準確的,比如在預測世界杯足球比賽結果時,有抑鬱傾向者比健康的人更悲觀。其主要因素在於樂觀主義者往往帶著玫瑰色眼鏡來看待未來,而他們也擅長將未來變為現實。

因此,情緒和做決策之間的關係並不簡單。這表示,當你正在思考做重大決定的最佳時機,可能要先問問自己,那究竟是個什麼類型的決定。如果這個決定涉及潛在的災難性損失,那麼在冬天做決定可能會更好;倘若這是一個值得冒險的決定,而且你能接受其不確定的結果,或許你可以在夏天做決定,等到陽光出現了再說,它可以讓你擺脫壞心情,還能克服猶豫不決。


結果認知偏差的險境

當人們在做一項決策時,只根據最終的結果,而無視在當下的境況所犯下的認知錯誤,心理學上稱之為「結果認知偏差」。

我們來做一個假設:一個飛行員正在沿著一條已知的航線進行他熟悉的飛行,就在此時,天氣突然轉壞。他知道穿過暴風雨飛行會有嚴重的危險,而且根據他的訓練,此時他應該繞過暴風雨或返航。但他之前也曾在類似的惡劣天氣下飛過同一條路線,但最終安然無恙。那麼,他應該繼續向前飛或是調頭回轉?

如果你相信他繼續往前飛是安全的,那麼就犯了「結果認知偏差」的錯誤。據研究顯示,我們在對一個決定或行動作出評估時,往往只注重於「結果」這一因素,而忽略了許多可能導致成功或失敗的相關因素。這種認知會讓我們看不見自己所做的決策可能是錯的,而帶來災難性後果。

在此實驗選項中,飛行員在一趟冒暴風雨飛行的決定本身就是很大的風險,最終可能只是僥倖避免了一場空難而已。但由於他的結果認知偏差,可能會忽略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並認為這情況其實只是危險被高估,又或是因為他非凡的技術讓他度過了難關,結果導致他在日後更勇於再次冒險犯難。而他這樣做的次數愈多,就愈不在乎可能面臨的危險。

結果認知偏差除了讓人們在做關鍵決策時,變得愈來愈勇於冒險,還會使他們忽視某些不符合道德的行為,其後果反而可能引發致命的危機。因此,防止結果認知偏差有助於避免眼前視而不見的危險,從而能讓人避免意外的發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