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總額協商會議結束,明年度健保總額將首度突破8000億元大關,但安全準備金可能低於1個月,恐須調漲保費。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連兩天召開健保總額協商會議,因付費者代表與醫界代表對於總額未取得共識,健保會因此將兩案併陳,交由衛福部做最後決議,但可確定的是,明年度總額將首度突破八千億元大關,健保會也提出警訊,安全準備金可能低於1個月,不排除再次調整保費。另外,住院看護費仍採試辦,未納入健保給付。
國發會先前推估明年健保總額將介於7935億至8180億元之間,而根據行政院核定,2022年健保總額成長率範圍,介於1.272%至4.4%。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會前天起召開為期2天的健保總額協商會議,歷經16小時總算完成協商。
健保會執行祕書周淑婉會後接受媒體電話聯訪表示,總額協商過程中,僅有在中醫門診、牙醫門診以及其他預算獲得共識,但是醫院與西醫基層的總額仍有相當落差,最後採取兩案併陳交由衛福部決議。
有共識部分,牙醫門診總額總計增加13.56億元,主要在於加強高風險疾病如腦中風、透析病患的口腔照護,增加牙結石清除頻率、高齲齒病患牙齒保存改善服務如塗氟、提升假日就醫可近性等。
中醫門診總額總計增加12.31億元,其中8.94億元用於提升民眾於疾病黃金治療期針灸及傷科照護、反映中醫醫療服務需求增加,及試辦照護機構中醫醫療照護方案。
周淑婉說,明年度整體總額,付費者代表方案為8037.4億元,醫界代表方案為8167.2億元,無論何者,明年度都將首度突破8000億大關。其中,新藥新科技總額占比最高,醫院方面較有共識總額達30億元,基層則較無共識,落在約3億元。
健保費率調整 11月決定
此外,隨著國內人口老化、慢性病增加及新醫療科技發展,醫療需求及醫療費用不斷成長,使得健保財務壓力日益沉重。周淑婉說,若以明年的總額成長率範圍1.272%至4.4%,並以現行費率5.17%試算,預估明年度安全準備金只剩下0.61個月至1.03個月保險給付支出。
《全民健康保險法》明定,安全準備金總額若低於1個月,應調整保險費率或安全準備提撥率。而衛福部今年才將健保費率自4.69%調漲至5.17%,可能再度面臨費率調整。
對此,周淑婉說,今年10月將會先召開專家會議諮詢健保費率是否要調整,11月召開例行會議決議,屆時才知是否可能調整健保費率。
住院看護費 未納入健保
另衛福部研擬「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希望將住院看護費納入健保給付,以部分負擔方式減輕民眾經濟壓力,周淑婉表示,此案醫界與付費者雖都支持,但今年健保財務困難,因此仍採專案試辦方式,待試辦結束後再進入總額之中。
此外,本次也同意增編「精神科病人出院後急性後期照護服務試辦計畫」與「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加強精神病人出院後照顧與預防及減少罹患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