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體系支持身障運動 成就帕奧獎牌

陳玲芳 |2021.09.22
563觀看次
字級
高醫附醫院長鍾飲文(左2)與帕奧選手田曉雯(中)、林姿妤(右2)、陳亮達(右)及教練蔡貴蘭(左)互贈禮物留念。圖/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2020年東京奧運及帕奧,台灣選手都創下佳績;在帕奧中唯一獲得銅牌的桌球選手田曉雯,長期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接受健康諮詢與照護,今(22)日與另一位桌球選手林姿妤、游泳選手陳亮達,特別與獎牌背後默默支持的醫療團隊共享榮譽,並表達感恩之意。高醫也宣布除繼續照護選手外,並提供就醫各方面的協助,讓選手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為國爭光。

高醫附醫院長鍾飲文表示,運動員的成功除自身努力外,背後團隊的支持很重要;而身障運動員因肢體障礙,訓練過程更加艱辛。高醫體系2018年即投入身障運動員的照護,高醫受委託經營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就協助了18名選手的健康評估、檢查及治療等,此次2020東京帕奧,高醫提供醫療照護、諮詢外,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體適能中心也提供選手體能訓練場所,幫助選手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佳績。此外,高醫也受高雄市政府委託開辦身心障礙整合門診、在高醫大辦理身障桌球聯誼比賽,鼓勵更多身障者走出戶外運動,迎接更好的生活品質。

高醫副院長林志隆表示,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很榮幸在這次奧運盛會中,有6名優秀系友參與選手防護工作,包括金牌羽球雙打選手李洋、王齊麟的運動防護員溫智凱、銀牌羽球選手戴資穎的體能訓練師范瓉予等;還有2016年世界舉重錦標賽奪得2金1銀的許淑淨是高醫運醫系碩士班畢業生,未來會持續培育更多優秀運動照護人才,照護基層到菁英選手,讓每位選手都能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

高醫復健部主任陳嘉炘表示,長期訓練可能導致運動傷害,若沒有及時處理,恐造成慢性傷害影響運動表現。高醫體系特別組醫療團隊長期照護選手的身體狀況,量身訂做各種運動科學檢測,包括等速肌力檢查、心肺運動測試,瞭解選手各種運動能力的缺失,並與負責訓練的體能訓練師及運動治療師討論訓練方向,來幫助選手獲得最大的訓練效益。

李佳玲醫師(左)特別找來手搖車,為選手進行心肺功能測試。圖/高醫附醫

高醫復健科醫師李佳玲,就讀高雄醫學大學時就是桌球校隊,比一般人更清楚運動傷害對選手的影響。她表示,近幾年確有幾名帕奧選手在訓練及比賽期間遭受多處疼痛;每每發生問題,醫師都即時安排超音波、X光甚至磁振造影等檢查,確定選手傷害部位及嚴重度,也即時安排後續治療計畫,進一步與教練討論調整訓練方式及強度,以維持正常訓練,避免傷害加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