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醫療】 踏上城市農耕路

文/戴芙妮‧米勒醫師 譯/唐勤 |2021.09.19
1258觀看次
字級
作者簡介 戴芙妮‧米勒醫師 (Daphne Miller, M.D.) 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畢業於布朗大學醫療人類學系(Medical anthropology),目前為執業家庭醫師、作家、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臨床教授、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科學家,同時也是《華盛頓郵報》健康與科學專欄作家。 米勒雖然身為醫師,但她也研究了健康、文化和農業之間的關係,其目標是從土壤中建立更健康、更具彈性的糧食系統。她廣受好評的處女作《叢林效應》(The Jungle Effect)深入全球各地的傳統社區,是她找尋健康飲食的冒險之旅。

文/戴芙妮‧米勒醫師 譯/唐勤

「那就是快樂農園,」凱倫指著對街一道防風籬笆,後面就是她的第一塊小園地。

凱倫剛給我一個歡迎擁抱,還沒幾秒鐘,她就說,「你一定餓了,寶貝。」

她從袋子裡抽出一個小的保冷盒,領我走到附近的野餐桌旁,擺出一盒餅乾,還有今天一早她用自家菜園收成做好的莎莎醬。「也許這還是你的早餐?」她笑出聲來。我用餅乾舀起可口的季末番茄和甜椒,同時聽凱倫告訴我她變成一個農婦的故事。

一九八五年,凱倫從哈林區北遷,住進她所謂的「自己的小小美國夢」,幾天後她就明白犯了大錯。她實在不該在一塊空地對面進行房地產投資。她家大門面對的這塊地,就跟當年散布布朗克斯區的其他廢棄地一樣,是嗑藥者跟老鼠的巢穴。凱倫驚愕地看著路過的人隨意把汙痕斑斑的床墊跟一袋袋的垃圾拋過圍籬扔進空地。

「當你住在大家丟垃圾的地方,大家就當你是垃圾。警察來了,用你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我們是猴子,住在垃圾堆裡。」

然後,有一天,大概是住了三年以後,一切改變了。凱倫從窗戶向外望,見到一個人站在空地中,手裡拿著一把鏟子。她跑出去問他在幹什麼。他告訴她,他在為「布朗克斯綠化計畫」工作,這個計畫由紐約植物園提供資金,打算把空地變為社區園圃。說來也巧,他們選中凱倫住的這個街區,作為最先動手的幾個地點之一。

「我說,『我能不能幫忙?』」她回憶那天的情形。「從此以後,歷史就改寫了。」

我們說話時,我注意到凱倫穿的長袖套頭衫,一件標準的祖母衫,你在機場禮品店買的那種,前面印著卡通圖樣,一隻熊媽媽頭戴帽子繫著頭巾,臉上架著一副眼鏡,正在修補一隻小小玩具熊。圖案下方的花體字寫道:不管是什麼東西,阿嬤都能補好。

我露出微笑。也許可愛了點,但是對於一位貢獻今生全力修補自己社區的婦女來說,這是最理想的座右銘。過去二十年來,凱倫協助分散在布朗克斯區各處、棄物滿地的閒置地,變身為滿目新綠的避風港。有些園圃視她為創辦人,有些視她為導師,還有些則視她為靈感泉源。有一件事我可以保證:到處都找得到她的工作痕跡。

如果你只參觀任何一個地點,或許會覺得稱之為「農場」有點誇張。可是,如果你把散布於布朗克斯中南區諸多高樓之間的所有半英畝地加起來,就可達到一座農場的條件,而凱倫也就成為城市農耕的女族長。

首先,要取得產權。凱倫說,南園一共被劃為四塊,各有不同的主人,分別是公園局、交通局、Metro-North 鐵路、私人業主。光是要各方同意將土地拿來作為社區農園,就已經費盡心思。其次,必須確定土壤夠安全,可以栽培食用作物。

不可思議的是,儘管四周環繞著交通繁忙的大廣場、州際公路以及通勤火車鐵軌,農園土壤的重金屬與其他毒素含量低得令人意外——事實上,不會比一般農場土壤糟。凱倫認為這點要歸功於厚厚的落葉和青草始終覆蓋著這塊地。

快樂農園餵養身心

凱倫和我開車往北,穿過布朗克斯。

「人家問我是做哪一行的時候,我都說自己是城市裡的農婦,」她說,一口布朗克斯腔。「我養雞。我種東西給大家吃,既餵身體,也餵心靈。」

我們的車子正開過一元廉價商店、速食餐廳、賣烈酒的小店、西班牙語雜貨店,以及大門深鎖的休業店面,它們連成一氣,無休無止。這就是凱倫的農業區,我感到不可思議。我們開始討論社區健康跟園藝具有相關性的研究發現。凱倫很知道這些數據,深受啟發。

「城市農耕在我眼裡是預防醫療,」她說,接著又說紐約市沒有任何一區比布朗克斯更需要這種防治手段。「我們有全市最高的糖尿病和心臟病發病率。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錯!看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上一代沒這些病,不會一天到晚吃藥。」

由於這個問題十分重大,我想問凱倫,收編畸零地,撒下種子,怎麼就能造成改變?

這時我們轉入一條比較安靜的街道,兩旁都是相連的單層磚屋,車子停了下來。這是凱倫所住的科洛透娜區。每家都有一塊小如郵票的圍籬前院,都有一扇鑄鐵籬門。

「我的房子在那裡。」她指向排屋中間的一棟。房前綠茵茵的一片,很容易辨認。

「那就是快樂農園,」凱倫指著對街一道防風籬笆,後面就是她的第一塊小園地。透過鐵網網眼,我看得到裡面有更多蔬菜植床,還有一群咕咕叫的紅羽母雞。「光是走進去,就會讓你感到快樂。」

(摘自《好土地照顧好身體》,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