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林慈超
1926年出生於台灣省嘉義縣,1965年起開始接觸佛法。1971年4月於佛光山皈依三寶,75歲時,因緣俱足,住進佛光山佛光精舍10年,在莊嚴佛教聖地修持正法。
追隨星雲大師修學佛法至今已半世紀。學習大師教化眾人的慈悲典範,發菩提心,立志宣揚佛菩薩的慈悲,讓眾生脫離無明。
60多年來時時刻刻持念「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聖號。在念佛憶佛歲月中,清淨心日益增上,對念佛法門,精進修持,感應不勝枚舉。目前雖行動不便,但心靈清明,深知佛菩薩的法力無邊,全家亦受佛光的恩澤普照,慈超必湧泉以報。圖/董依雯
求往生淨土,求人不如求己,平時就要精進,老實念佛。圖/董依雯
文/林慈超
近來有感於修持念佛法門的人愈來愈多,但到了臨命終時能夠預知時至,安然自在西歸的人卻不多,其因何故?因求生淨土的心不專。
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
「有一物之不忘,愛也;有一念之不遺,愛也。有一愛存於懷,則念不一;有一念不歸於一,則不得生。」
人一生為愛欲所牽,諸煩惱也隨之不斷。如此心有所牽掛,雖口中念佛,但效果不大。反而是人在危急時,脫口而出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卻種下將來成佛的因緣。
有幾位老居士,他們為了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拚命的用功一心念佛,但是因為工夫沒有成就,尚未到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把握,就想往生前靠蓮友來助念。可是平時要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修都難,誰能保證臨終時能遇善知識,幫忙助念?且誰又能保證,臨終時能心智分明,意識不顛倒昏迷?求臨終有人來助念,不如平時自己念佛,才是最為究竟的方法。
我也時常遇到親朋好友之親人往生,蓮友們熱心地想前往助念,但其親人中長輩是基督教徒,堅持要行基督教喪禮,謝絕蓮友們之助念,只能說因緣不俱足,好友只好傷心地望空興嘆。
此外,有人平時容顏煥發,健康無比,高高興興去打高爾夫球,突然中風倒地。人生無常,此時只靠蓮友助念,雖不能說沒有效果,但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機會不大。且不論一般人,即使是下品下生者,也要在臨終時,神智非常清楚下勵行念佛,並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方有機會往生淨土。
佛法說:「思地獄苦,發菩提心。」何不現在就發心念佛,拚命的用功呢?趁現在精神還好時,趕快精進用功!要知道,我們平時拜託人做一件事,都不太容易,不要說是請人,就算是自己的孝子賢孫,請他們做事都不一定靠得住啊!怎麼臨終時這件大事還奢望依靠他人呢?是不是打妄想了?
臨終大事靠自己
一般事情也許可請人幫忙,臨終這件大事絕對不可依賴人,要依靠自己啊!我們來打佛七為的是什麼呢?就是臨命終時往生有把握!結論是求往生淨土,求人不如求己,平時就要精進,老實念佛。
臨命終時,要有一心歸命的強大願力,假如動了一個念頭,想起我還有一些事情要辦,現在還不能歸西,那就糟了。因念頭產生之後,往生西方清淨微妙心境立即消失,會再墮落於娑婆世界之生死業海中,受無盡的苦惱。
近來社會上,信仰佛教的人愈來愈多,所以家裡凡有父母、親人往生,便請蓮友助念,乃至到寺院請出家法師誦經做功德,這對亡者確實有幫助。另有一種人,平時就很用功修持念佛,因為他們看過《往生傳》所記載一般修持念佛的蓮友,為達成往生西方的願望,到了臨命終時都有請諸蓮友來助念。
其實我們應更進一步了解,《淨土聖賢錄》中記載,大部分都是平時就精進用功,將信、願、行三資糧都修得圓滿時,就能預知往生西方淨土的時間,可以向大眾告知往生時日。然後在大眾面前,示現他心中確確實實沒有一絲絲的掛礙及痛苦,且能現種種奇妙瑞相,瀟灑安然自在往生。這種示現,主要是給一般修持念佛求生淨土的人,能有更堅實的信心,勤修念佛法門,即能臨命終時預知時至,在眾人面前示現瑞相而安詳往生。
(摘自《遇見彌陀:學佛感應記》,佛光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