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劉伯溫與李善長

文/余遠炫 |2021.09.06
10220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劉伯溫是朱元璋的張良,李善長則是朱元璋的蕭何。漢朝開國三傑中,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大,其次張良,最後是韓信;而明朝開國功臣中,李善長則被認為功勞最大,其次是淮西將領,最後才是劉伯溫。朱元璋封了六個人為公爵,劉伯溫則遲遲過了幾年才被封為誠意伯,與韓國公李善長比起來,劉伯溫的俸祿有兩百四十多石,李善長則有四千石,相差二十倍。

李善長在明朝開國後名利雙收,他為朱元璋籌畫人事財政與內政事務,更是皇帝的老鄉,是淮西集團的領導人物,朱元璋相信他、重用他。劉伯溫則是朱元璋的謀士,是諸葛亮型的聰明才智人物,他的智略都在朱元璋之上,建國之後,朱元璋對劉伯溫又愛又怕,情緒複雜。劉伯溫是浙東集團的領袖,明朝初期的政壇,淮西與浙東派系爭鬥糾結。

李善長的親信李彬,因為貪汙腐敗,被身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劉伯溫問罪處死,朱元璋也同意這個判決。李善長跑去向劉伯溫求情,但剛直的劉伯溫最恨這種貪官汙吏,沒有答應,兩人因此結怨。

這時,朱元璋恰好外出,李善長就以京城乾旱無雨為理由,提議不宜用刑。李善長認為,劉伯溫擅長天象,以這個理由當藉口一定可以救到李彬。

劉伯溫不理會李善長的說詞,依然將李彬處死,還對李善長說,李彬死了雨就會下了。但李彬死了,天氣仍是乾旱,李善長於是向皇帝告狀。朱元璋並不是昏君,並沒有聽進李善長的讒言,但劉伯溫卻知道京城不能再待了,便向皇帝請假回鄉,先休息再說。

而與劉伯溫交好的楊憲,繼任劉伯溫御史中丞的職務,大力抨擊李善長,讓李善長備感威脅。朱元璋召回劉伯溫後,李善長決定在淮西集團裡培養新一代的接班人,他找了同是淮西人的胡惟庸力戰浙東集團的劉伯溫、楊憲。劉伯溫因為個性剛直耿介,在元朝當官就被人打壓,新朝代建立後,打壓又更激烈,最後不得已在洪武三年,辭官退休。

然而捲進政治鬥爭的漩渦中,想退休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楊憲在劉伯溫走後遭到胡惟庸陷害而死,一場風暴也正向劉伯溫襲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