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玄
在台北的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右側的軟枝黃蟬盛開了,因為是一大圓叢,顯得非常壯觀。這季節黃色大花卉並不多,軟枝黃蟬就顯得很突出耀眼了。
其實,枝條柔軟的黃蟬花,有時也可化作爬籐類的花,有次去象山附近公園,便見其一個半圓形招牌,爬滿鮮豔的黃蟬花。再有一次去羅東小女兒家,從羅東運動公園走往復興路方向,沿途有一小徑,兩旁竟開滿黃蟬花,形成黃蟬花步道。
軟枝,讓它可形塑成各種樣態,也是適應各種地形、地景的生存方式,因而在夏秋之際,可以到處見到它。不過,軟枝黃蟬可不是台灣原生的喔!日據時代,台北高等農業學校實習農場(今舟山路台大農場)的主任藤根吉春,在1910年奉派去爪哇、印度、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考查農林植物,並引進不少植物回來台灣栽培,軟枝黃蟬就是他從新加坡帶回台灣的。我從文獻上,很驚異地發現,原來我們常看到的龍舌蘭、洛神花、蜘蛛百合、白千層、炮仗花、立鶴花、大鄧伯花等,也都是在此趟東南亞之行帶回來的,藤根吉春對於台灣植物之多樣化,真是有貢獻。
但軟枝黃蟬雖然美麗,卻只宜遠觀,勿近觸為宜,更不可誤食,因為它全株有毒,尤其白色乳汁更毒,碰觸或誤食,可能會發生嘔吐、腹瀉、皮膚發炎等症狀,帶小孩觀賞時,更要小心。
這是一種只可遠觀近賞,不可褻玩的美麗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