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珠 樂作慢飛天使守護者 文/林果 |2021.09.04 語音朗讀 68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樂作協會設計的多元課程,讓樂兒們從繪畫創作中成長和表達自我。圖/樂作創益協會提供創辦人陳愛珠(中)與樂兒們。圖/樂作創益協會提供樂兒指尖畫成為今年中秋月餅外盒。圖/樂作創益協會提供家務服務隊。圖/樂作創益協會提供今年母親節,樂兒動手為媽媽做好吃的菜,表達對媽媽的愛。圖/樂作創益協會提供在工坊學習各種職能,樂兒增加許多自立的信心。圖/樂作創益協會提供家務服務隊。圖/樂作創益協會提供家務服務隊。圖/樂作創益協會提供 文/林果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新生兒中,約有6~8%為遲緩兒,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全台遲緩兒人數將近4萬人,每年大約新增1萬多名,其中還不包括尚未通報的人數。遲緩兒雖列在身心障礙類別,但其中又可細分為輕度、重度、自閉、精障、肢障,或多重綜合障礙。比起普通兒童,他們在生活各方面的學習十分緩慢,需要家人及復健機構花費加倍時間訓練和陪伴,一旦疏於練習,遲緩兒馬上退化。樂作創益協會創辦人陳愛珠,在25歲那年,因緣際會加入照顧「慢飛天使」早療兒的行列。一開始,她充滿挫折,很少感覺欣慰或成就,所以曾短暫離開,轉而在普通幼稚園工作。直到有一天園長疑惑問她:「為什麼常聽妳分享以前照顧身障兒的點滴,卻從未聽妳說過,現在園中孩子好可愛?」一句無心之問,意外點醒她,原來陪伴及支持身障家庭,才是她心中真正想做的事。「啟蒙我的前輩說,愛心每個人都有,但是做這一行,耐心比愛心更重要。」早療資源需適當選擇0至6歲是遲緩兒「趕進度」的黃金治療期,台灣早療資源很豐富,卻造成家長病急亂投醫,到處帶著孩子「趕場」上課,最後反而身心俱疲。「多,不等於好,能有效吸收,才是重點。」陳愛珠建議,早療應以一家機構為主,再視個別需求,在復健所加強訓練。「專業協助,機制整合,才能看到進步,這也是對服務人員的尊重和信任。」為了遏止亂象,當年身為機構員工的她,曾冒著被投訴和解僱的風險,要求家長若不能配合,就請另尋機構。「我們的使命和價值,是減輕家長和孩子的負擔,如果做不到這件事,乾脆就不要做。」盼加速銜接資源斷層可惜的是,早療協助常止步於6歲,缺乏國小到高中的延續服務,往往使得早療成果全部歸零。「學校特教班因人力不足,常要求給孩子包尿布,讓孩子好不容易學會的獨立如廁能力消失。」對遲緩兒而言,能夠獨立生活自理是很重要的一環,不但能給孩子尊嚴,還能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和社會成本。目前進入高中才開始的職能訓練課程,陳愛珠認為應提早至國中進行,遲緩兒學習速度較慢,早一步學習適應,有助於提高未來進入職場的成熟度。成年身障兒何去何從「我帶過的一個重度遲緩孩子,高中畢業後就沒有地方去,他媽媽只好24小時把他帶在身邊,這對家長而言,完全沒有喘息空間。」陳愛珠當下心想,一定要讓孩子有地方去,也有人照顧。2018年,陳愛珠和兩名夥伴推動成立樂作創益協會,將近30年早療經驗,延續到成人,開啟多重障礙兒「最後一哩」陪伴工作。陳愛珠坦言,取名「樂作創益」,是希望快樂做公益──不止工作夥伴要快樂,更要將快樂帶給每一個「樂兒家庭」。萬事起頭難堅持初心理想雖高,但協會成立之初,困難重重,光是租房就花了半年才搞定。不少房東一聽用途後,馬上搖頭拒絕。加上缺乏知名度、募款不易,創立費用必須完全自籌,上網募二手物資還遭檢舉,到政府立案備受質疑,擔心是否為詐騙集團……好在陳愛珠與夥伴並不氣餒,堅持理念前行,才累積如今的好口碑,連政府單位都找上門,希望「樂作」能多拓展服務據點。但陳愛珠坦言:有多少實力,才能做多少事,畢竟,專業人才培訓無法速成,絕不能為了衝量而忽略了服務品質。快樂的氛圍做假不得在陳愛珠的規畫中,樂兒來到基金會,除了重度障礙者可在「日照中心」,參與認知、語言、職能、藝術、戲劇課程學習;輕度及中度的樂兒,則可學習各種職能,再選擇從事代工工坊、家務服務隊……等工作,增加樂兒獨立、自立的可能性。為了達成目標,陳愛珠樂觀的四處募款,她十分強調眼見為實,歡迎捐款人到協會參觀。曾經有位負責評鑑的教授說:「任何資料都可能做假,唯有真心快樂的氛圍是騙不了人的。」更堅定陳愛珠打造一個快樂工作環境的決心。最難的是讓他自己來「不要認為他們都不懂,其實他們可以做到。」長期以來,遲緩兒家長習慣性保護孩子,但陳愛珠相信,只要找對方法,便能訓練孩子獨立自主。「很多代工工作都是來自社會的善意提供,而樂兒產能雖比不上一般人,卻也都使命必達。」如今,「工坊1號站」從事簡易代工,為有自理能力,且在等待進入庇護工場的樂兒們,提供等候階段的安置場所;「樂作家務隊」由能力不錯的樂兒,前往獨居老人住處,做基本打掃,讓樂兒也能成為幫助他人的角色;「樂村日照」服務無法進入庇護工廠的重度樂兒,提供一個繼續學習和成長的環境,逐步朝向理想境界邁進。20%的幸福時光「以前樂兒們都是手心向上,向外界索取,但如今他們能用打掃陪伴、照顧獨居老人,做得無比開心。」家務隊曾服務過一對行動不便的老年兄弟,家中堆滿垃圾、充滿壁癌,經過工作人員前期的勘查和溝通,並事先做好SOP訓練後,便帶著樂兒們快樂上場。一開始,這對兄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笑臉迎人的樂兒,一點也不嫌髒,讓彼此漸漸打開心防,並且完成老人長久的心願:換一床乾淨的床單。獨居老人開心和樂兒互動,樂兒也有服務和練習的機會,還能拿獎金獎勵,無形中也建立樂兒們的成就感。目前只盼望疫情快快過去,歡迎相關單位主動聯繫樂作家務隊,一起攜手共創多贏。 「一路走來,真心感謝所有工作人員、捐款者的投入和支持。」陳愛珠坦言,協會的10年夢想計畫,是建立一個可以提供早上到晚上8點,完成80%的照護工作,晚上樂兒回到家,可以和家人共享20%的幸福時間。為了完成夢想,陳愛珠勢必接受更多的考驗──籌款、買地、蓋房……「每個樂兒背後,代表的是一個家庭,過去幾年的陪伴,家長已從低潮,漸漸相信孩子有各種可能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繼續前行。」陳愛珠一再強調自己「並不偉大」,反而感謝樂兒來到她的生命,讓她有機會,創造出自己的價值。 前一篇文章 張捷:給機會,視障者就能做到 下一篇文章 被遺忘40年的水泥動物 花蓮北濱海灘展出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4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底垃圾令人驚呼陳徵蔚 投身淨海不讓海洋哭泣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 作者其他文章【海闊天空】 那些教堂教會我的事【海闊天空】來一場歐洲夢幻節慶市集【海闊天空】 荷蘭古運河的華麗冒險【海闊天空】基隆 一日遊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