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氣候青年聯盟等民間團體,昨以歌聲唱出對政府淨零排放政策的不滿。圖/蘇健忠
【本報台北訊】《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將納入二○五○年淨零排放目標,環團指出,應提出更明確的減碳政策工具及完整構想,且同步修正中短期減碳目標;中部青年環團批評,中南部民眾健康長期受大型固定汙染源傷害,除了減碳也要減煤,但台灣氣候治理已是「葉克膜」狀態,現在才入法太慢。
十多個環團昨在行政院前提出聯合聲明,要求盡速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除了納入二○五○年淨零排放目標以外,更要完善碳定價機制、確立部會權責、落實公民參與機制等多項訴求。
行政院長蘇貞昌前天主持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議,指示環保署辦理《氣候變遷因應法》的法制作業時,應納入二○五○年淨零排放,同時針對推動碳費、專款改善氣候變遷等議題積極溝通及謹慎評估,並做出減碳分配的整體規畫。
環保署環管處長蔡玲儀昨表示,國家長期減量目標將依照二○五○年淨零排放目標做修改,《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也會把二○五○淨零排放明確入法,且不只是像去年版本只放在立法目的,而是納入正式條文;目前行政院也召集各部會,希望擬出國家如何邁向淨零排放的藍圖,後續也會有公眾參與程序。
蔡玲儀說,《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近期就會出爐,只剩下部分條文要斟酌修改,會努力在九月前預告,之後召開公聽會及研商會,若各界對草案都有共識,立法速度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