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中藥】 華佗也曾看走眼的茵陳

文/陳白 |2021.08.31
2656觀看次
字級

文/陳白

茵陳,這味中藥材除了在台灣可見蹤跡,也生長於大陸的山東、四川、中部和南方各省,及西部的雲南、陝西、甘肅、新疆及西藏等地,它又稱牛至、白毫、耗子爪、田耐里、因塵、馬先、綿茵陳、絨蒿、細葉青蒿、安呂草,屬管狀花目、菊科,因為蒿經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生,故也被名醫華佗稱為因陳或茵陳。其到至夏,苗則變為蒿,故又稱茵陳蒿。

據說民間至今還有將它做成茵陳糕或茵陳團的習慣,若以茵陳作菜,要採其嫩苗,老的藥用則是茵陳蒿,故有「二月茵陳,五月蒿」的說法,華佗更給後人留下的四句話:



三月茵陳四月蒿,

傳與後人要記牢。

三月茵陳能治病,

四月青蒿當柴燒。



話說在東漢末年,有一個人的身體和眼睛都呈現黃色,使不出力氣,消瘦到異常。這天,他拄著拐杖央請華佗為他治病。華佗一看,立刻判斷出是得了黃疸病,但華佗也皺著眉搖了搖頭說:「實在很抱歉,我也無能為力啊,因為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找到治這種病的方法。」這病人心想,我的病連名醫華佗也不能治了,那還能找誰呢,也只好愁眉苦臉的回家去等死了。

半年之後,華佗無意中又遇見那個病人,他不但沒有因病而死,反而身強體壯,滿面紅光,如同變了個人似的。華佗大吃一驚了,一問之下,才知道他這段期間吃了一種滿地生長的野草,華佗請他帶路到生長野草的地方去看,華佗一看,不禁失笑說:「這不就是民間常見的青蒿嗎?莫非能治好你黃疸病的就是這種青蒿?」

後來華佗用這種青蒿給黃疸病人下藥治病,但連試了好幾次,病人吃了就是沒有一個見好的。華佗原先以為是最初的那位病人認錯了野草,找到了他,再三確認,忽然想起:「你吃的是三月裡這種青蒿的蒿子?」

對方點頭說,是三月的。

華佗心想:「春天的三月間陽氣上升,百草發芽,也許三月裡的青蒿藥力更強。」

於是到了隔年,華佗採了許多三月生長的青蒿給黃疸病人吃,結果醫治好不少人。為了將青蒿的藥性掌握得更精準,華佗又做了一個測試,他逐月把青蒿採回來,分別依根、莖、葉給病人吃。結果發現,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黃疸病。為了使人們容易區別,華佗便把可以入藥治黃疸病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陳」,又叫「茵陳蒿」。

茵陳,這味中藥也因為華佗的這一段研究試驗而得名。而中國當代科學家從中醫古籍得到啟發,從中提取出青蒿素,用來治療瘧疾,也得到很好成效。因此,如果將三月茵陳當柴火燒了,那就真的是暴殄天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