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然
番薯就是俗稱的地瓜,它不是台灣的原生物種,卻是早期鄉下人主要的農作及糧食之一。
猶記得小時侯,飯鍋的番薯往往多於米飯,有時還只能以地瓜粥填飽肚皮,但全家大小都吃得很滿足而毫無怨言,因為如果太挑嘴可就得挨餓了!
其實,番薯是極具經濟價值的農作物,除了可補充米糧之不足,也是牲畜的營養補充,可省下不少飼料錢。
番薯不但養活了一家人,也是小孩們的零嘴。在那困苦的年代,平時是不可能給小朋友零用錢的,孩童們只得望柑仔店的美味零食興嘆。那嘴饞時怎麼辦呢?還好,媽媽在忙家事之餘,常會煎番薯餅慰勞家人。
先將番薯洗淨削皮後,切成約一、二公分厚,過一下鹽水,再平鋪在大平底鍋上,用小火慢慢煎烤至熟透。若再塗抹上一層蜂蜜或裹上蛋液煎烤,其香、酥、甜蜜不在話下。
學校辦遠足活動時,老媽也會炸薯餅、薯條,給我們當正餐或點心。雖然算不上是什麼好料,但具有飽足感且纖維十足,因此孩子們從沒腸胃上的問題,這都得感謝老媽啊!
即使童年時光已過去數十年了,至今仍難以忘懷老媽煎烤番薯餅與薯條的美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