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蓉/台中市西區台中女中三年二班
馬是古代戰士出征的得意戰友,義氣相挺、同生共死;馬是遠行遊子寄託惆悵的良伴,古道上、西風中的那匹瘦馬,傳遞了旅人的淒苦;馬,是孟郊登科後分享喜悅的對象,一句「春風得意馬蹄疾」將我帶進了在蒙古大草原縱馬馳騁的回憶中……
前年夏天到蒙古擔任義工的我,意外收穫與「馬」的一段緣分。那頭頂延伸下來一排又粗又短的金毛,甩著肆無忌憚的尾巴,是我對牠的第一印象。我怯怯的跨坐上馬,頓時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即刻入境隨俗成了馬背上的民族,跟著這匹健壯的駿馬一同笑傲江湖。行走在這片無邊無際的大草原,馬兒也不管背上有人,自在的隨地吃草、解放,讓人感受了愜意自適的哲學。
牠是那麼的放蕩不羈,帶著我一起享受自由的懷抱。移動過程中,我也嘗試過拉動韁繩,大力拍馬的屁股,這時馬兒便以狂野的姿態向前疾奔;人生不也如此?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醒悟,在身邊有人的驅策下向前,馬兒奔馳的樣子彷彿能帶給我繼續進步、為了追逐理想不斷奔跑的動力。
岳飛作〈良馬對〉,荀子云「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我有幸感受了馬在大草原上的桀驁不遜,與馬共處的那段旅程至今令我難忘不已。在那個無拘無束的世界裡,牠是那麼自由自在,也提醒了我:或許有時做自己、不用過於顧慮外界的眼光,更能幫助我們吸收為理想拚搏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