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如是說】如何消愁解悶? 文/星雲大師 |2021.08.25 語音朗讀 44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星雲大師佛教說人有八萬四千煩惱。商人為了事業不順利而煩惱,病患為了健康不佳而煩惱,學生為了課業不及別人而煩惱,甚至有的人只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終日鬱鬱寡歡。煩惱從心底生起,就要從心裡消除。如何消愁解悶?有四點意見:第一、想通事理的原委:任何事情都不會唐突發生,總會有產生的原因,煩惱也是如此,有因、有緣才會有果。《雜阿含經》中,佛陀說:「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於色見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人有種種的執著、貪愛,如愛美、愛吃、愛玩……不能滿足時,煩惱就此生起。如果能追本溯源,參透事理的原委,心結自然就能打開。第二、放開閒情的愁緒:有些人在一陣忙碌之後,閒暇下來,憂愁的情緒會突然襲上心頭。那是因為忙得沒有目的,或者習慣用忙來掩飾內心對周遭環境、人事的惶恐,也有人以忙來滿足內心的成就感,最後卻也因忙而茫茫然。其實,人生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以開放的心情面對,該忙的時候就忙,該閒的時候也要能放下,如此,生活才能過得自在。第三、沒有疑慮的性格:有的人疑心很重,本來沒有的事,卻因為自己的猜疑,不但弄巧成拙,還使得心情大受影響,此即所謂「庸人自擾」。西漢司馬遷說:「顧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猶豫,後必有悔。」所以,我們平時要養成自己當機立斷的性格,猶豫不決和疑慮,不但會為自己帶來困擾,還將會失去許多的好因好緣。第四、明朗坦白的處世:處世之道要能對得起自己,也要對得起別人,如此,生活才會快樂自在。哲學家培根曾說:「最快樂之事莫過於為所當為。」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心裡應該有所衡量,否則一旦做了不該做的事,要後悔也來不及了。元稹〈和樂天高相宅〉一詩中說到:「莫愁已去無窮事,漫苦如今有限身;二百年來城裡宅,一家知換幾多人。」偶有煩惱乃人之常情,但是人的生命有限,切莫讓煩惱占據大半的人生。「如何消愁解悶」有四點:第一、想通事理的原委。第二、放開閒情的愁緒。第三、沒有疑慮的性格。第四、明朗坦白的處世。──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62‧星雲法語2》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 快遞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如是說】路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4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8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09【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10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2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出世法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智目行足【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⑥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