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國民健康署及中央研究院聯手打造「樂活氣象App」,今(24)日宣布正式上線。圖/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報導】中研院學者今(24)日表示,在氣溫超過攝氏34度的情境下,女性發生熱傷害的風險超過7倍、男性約3.6倍;由氣象局、國健署及中研院聯手打造樂活氣象App,希望透過預警資訊協助民眾避免氣候傷害。
中央氣象局、國民健康署及中央研究院共同組成「健康氣象e起來」團隊,打造「樂活氣象App」(下載:iOS、Android),並在今天舉辦「健康氣象跨域服務」聯合記者會,宣布App在今天正式上線,包含即時健康氣象資訊,如熱傷害等,另外納入疾病衛教、就近急教醫院資訊。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龍世俊表示,未來氣候變遷腳步愈來愈快,App利用氣象局10多年氣象資料,加上健保資料庫,分析中暑人數、急診人數,希望能降低氣候變遷下帶來的健康傷害。
「樂活氣象」APP,今(24)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由氣象局簡任技正伍婉華介紹相關服務。圖/中央社
龍世俊舉例,台灣全年平均溫度在14度~34度之間,超過34度女性中暑或相關熱傷害發生的風險提高超過7倍、男性則約3.6倍、65歲以上長者則超過5倍;而App中預警熱指數是包含溫度、太陽輻射、溼度及風速等,在每日最高綜合溫度熱指數超過33的情境下,0~14歲的幼兒發生熱傷害的風險超過6倍。
龍世俊進一步說明,現在有部分營造工地會避免在中午12時~下午3時之間施工;未來因氣候變遷,高溫的時間可能也拉長,如上午10時~下午3時等,透過這個App是協助預警,在高溫的環境下做好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