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林家花園 林獻堂博物館 族出武將文人 園取彩衣娛親

文/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2021.08.23
1987觀看次
字級
川堂「平安門」採寶藍色瓶子造型。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餐廳家具擺設,可略窺早期大戶人家生活點滴。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清代雕工精美的曠床,右後方為林文欽畫像。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櫟社成立20年題名碑。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梁啟超曾下榻的「五桂樓」。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林獻堂博物館門廳,中間為太子樓造型鏡台。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林家書院「蓉鏡齋」大門及圍牆。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櫟社成立30周年紀念鐘。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景薰樓」大門及圍牆。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五桂樓後院的林文欽(林允卿)銅像。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萊園景觀。圖/林獻堂博物館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蘇茂霖

霧峰林家是台灣早期五大家族之一,林家的山水林園,不僅名列台灣四大名園,也是台中十二勝景「萊園雨霽」所在;位於明台高中校園內的林獻堂博物館,展出霧峰林家的歷史文獻、生活用品等文物,可略窺台灣早期大戶人家的生活點滴。

林家開台祖林石,於乾隆11年(1746年)自福建渡海來台,努力開墾,奠定基業,卻受林爽文起義事件牽連,病死獄中,他的夫人帶領六房子孫避居大里區塗城一帶。

林石的長子林遜病逝後,遺孀林黃端娘攜子林甲寅、林瓊瑤至阿罩霧(台中市霧峰區)重振家門。林甲寅經商致富,其子林定邦、林奠國遷出舊宅,興建下厝、頂厝二處宅邸。

下厝族系代出武將,興建「宮保第」、「大花廳」、「草厝」等華麗建築;頂厝族系代出文人,建有「景薰樓」、「蓉鏡齋」、「萊園」等著名建築,且設立「林獻堂博物館」。

林奠國曾協助侄子林文察平定太平天國之亂,林文察戰歿;漳州之役兵危,林奠國奉命撤至福州,總督卻拒發台灣子弟兵遣散費,遂命長子林文鳳設法撫恤子弟兵,因此備受台灣子弟兵感戴。



梁啟超詠萊園 詩題凌雲蟾宮

林奠國的三子林文欽受母親教誨,棄武從文,於光緒19年(1893年)高中舉人。林文欽中舉後,為感激母親羅太夫人的育養之恩,大規模整建花園以供母親頤養天年,並以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典故,將花園命名為「萊園」。

1930年代,林文欽之子林獻堂整建萊園,結構更為宏麗,風光更為優美,成為聞名全台的勝景,並將原來的「步蟾閣」改建成有紅磚圓弧拱門、中西合璧的亮麗建築,庭前種植5棵桂樹,象徵林家頂厝5個堂兄弟平安順利,故名「五桂樓」。

「五桂樓」是日治時期櫟社、台灣文化協會、夏季學校及一新會等文化啟蒙社團聚會的場所,推動新思想、教授漢文詩學,成為捍衛漢學文風的重要地標,後院豎有林文欽銅像。

清末「維新運動」先驅梁啟超,曾於1911年來台,前往台中霧峰下榻「五桂樓」,對於萊園美景大為讚歎,特地為萊園作詩12首,其中10首歌詠園中景觀,即為後人稱頌的「萊園十景」。



景薰樓蓉鏡齋 引人思古情懷

頂厝的「景薰樓」、「蓉鏡齋」、「萊園」等建築,歷經三代才完成。「景薰樓」宅第為「三落五進九開間」的傳統合院格局,建築大多以寶藍搭配白色系、紅瓦紅牆,襯出整體宅邸瑰麗的景色。

「景薰樓」門樓有精美石雕、剪黏及名家字畫,門前曾高掛林文欽中舉後皇帝所賜旗竿;第一落「公媽廳」門楣,懸掛林文欽中舉的「文魁」匾額。

「蓉鏡齋」早期是土埆磚造住所,由林文欽改建成二進式書院,建築風格仿孔廟形制,前庭掘一半月池,正廳為講堂,前方有典雅軒亭,成為當時最完整的傳統格局私家書院,曾聘請多名漢學大師執教,書香鼎盛,除了林文欽高中舉人之外,並培育出5名秀才。



儒風才華六絕 櫟社明台流芳

被譽為「台灣議會之父」的林獻堂,倡導禁鴉片,破除迷信,改良社會風俗,提倡平權政治,設置「台灣議會請願運動」,開啟台灣地方自治之先河,並致力平民教育啟蒙,創立私立萊園高級中學(今明台高中),推動設立台中中學校(今台中一中),對於政治、文化、教育、金融、文學、社會公益等卓有貢獻。

「林獻堂博物館」展示林獻堂、林攀龍父子墨寶、手稿、圖畫、照片、檔案、文獻、書信、明信片以及各社團的活動照片、櫟社成立30周年紀念鐘等。

館內典藏與林獻堂約略同時期的文人書畫,有梁啟超、徐悲鴻、莊太岳、傅錫祺、杜聰明的書法作品,以及台灣早期本土畫家陳慧坤、郭雪湖、楊啟東等人畫作。

其中一組清代「全廳格局螺鈿鑲嵌,雲南石四几八椅十二件」,採用檀木材質,椅背置入有山水紋理的雲南石,以及寬廣優美的曠床、雕工樣式精緻的紅眠床、古璞典雅的梳妝台等,工藝十分精美。

館內展出林家當年所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家具、服飾等,時間上跨越清朝乾隆到光緒年間、日治時期、台灣光復初期等3個時代,猶如一部「立體的台灣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