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公布全球化對勞動市場的影響,我國的勞動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DGP)的比重,在十五年來下降五點六個百分點,代表受薪階級的薪資收入原地踏步,而且國內就業市場無論在質與量都不如前,使得勞動報酬占DGP的比重一路下滑。
官員的解釋是,這種現象並不僅出現在台灣,由於世界資金湧入中國大陸、印度、巴西及東歐等新興市場,龐大勞動力得以找到出路而釋出,對其他國家低技術層級的人力需求,形成排擠效應,台灣近年如生產線操作人員和體力工等低技術層級的工作機會,明顯減少,足以佐證這種趨勢。
筆者認為,官方說法是「事後諸葛」、「看圖說故事」。大陸崛起和台商出走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政府理應有充分時間思考因應策略,減低對台灣勞工的衝擊,甚至還能藉有計畫的教育訓練與技術提升,轉型成為技術密集的經濟型態。
然而,政府卻放著優秀財經人才不用,開經貿發展倒車,讓勞工飽受工作不保和生活困難的折磨,如今弱勢家庭選擇共赴黃泉、卡債風波不斷、貪官污吏一堆、物價居高不下,甚至房地產市場也有泡沫化危機。
人民要的是政府拿出魄力解決問題、創造生機,政府必須面對並接受事實,進而思考、制定對策,而不是拿一些似是而非的辯解來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