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提出工作報告中,向台灣伸出了橄欖枝,表達願意兩岸協商、達成協定,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然而胡錦濤的橄欖枝和陳總統的橄欖枝如出一轍,表面上看似和平,但雙方卻都無意接納。
昨天是胡錦濤首度在黨大會作報告,通篇展現胡時代的施政理念,提及對台部分,胡錦濤強調「胡四點」和「三個凡是」,體現北京對台政策從鄧小平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江澤民的江八點,以迄胡錦濤的胡四點的一貫性,都牢牢堅守一中原則、反對台獨、爭取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武力。
胡錦濤主政下的對台政策,與鄧、江一脈相承,同時把原則堅定性和策略靈活性,發揮得淋漓極盡。胡錦濤一方面提出和平發展主軸,強調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及凡是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
但另一方面,又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為動武尋求法律依據,擺出反獨不惜一戰的態勢。胡錦濤在對台工作上,相較於鄧、江,更是以行動展現充分作好和、戰兩手準備。
如何界定台海現狀,成為當前兩岸嚴重的政治分歧。胡錦濤認為,儘管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而陳總統則主張台灣是主權國家,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兩個互不隸屬、各自獨立的國家,這是台海的現狀。一個台海現狀,兩岸各自表述,讓兩岸主政者的橄欖枝變味。
胡錦濤昨天在十七大作政治工作報告時,鄭重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陳總統則是在一邊一國的基礎上,釋出無數象徵和平與和解的橄欖枝。當一中原則碰撞一邊一國,和平橄欖枝儼然是帶刺玫瑰,台海未擦出火花已誠屬不易,遑論雙方坦然面對、展開對話。
九月上旬胡錦濤在布胡峰會已表示,今明兩年是台海局勢高危期,須對台灣當局提出更加嚴厲的警告;昨天胡錦濤在黨大會上還公開宣示堅持一中原則決不動搖,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由此觀之,胡的橄欖枝還真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