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的「真相」 政府、政客須深思

鄭佑璋 |2007.10.15
368觀看次
字級

由於全球暖化的問題,成為近年來的「顯學」,更進一步成為「道德」的問題,也由於全球氣候異變,使得世人對暖化現象更關注,因此刺激各國政府對抗全球暖化有功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與IPCC(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一位曾在美國總統敗選的政治人物,脫離政壇後另闢天地,以《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及巡迴全球演講,刺激世界各國採取行動對抗暖化,發揮了遠比政治人物更大的影響力,這與國內不在其位政客「身在江湖,心懷魏闕」,不時要透過媒體發揮影響力、下指導棋的態度相較,高低立判。

不過,在高爾獲獎的關鍵《不願面對的真相》紀錄片中,不免有些科學爭議,及不容易落實的環保事項,如「購買油電混合車」的建議,這或許可說是「小疵不掩大醇」,但值得深思的是,如何不花大錢作環保,讓升斗小民能在不增加負擔,願意為全球暖化盡力,這更能貼近現實,否則讓環保成為「有錢人的環保」,恐怕會失去高爾積極提倡的意義,及諾貝爾獎的肯定。

近年來,世界各國正視全球暖化,是因為氣候異變造成各國經濟損失,甚至導致糧食供應嚴重失衡的通貨膨脹,顯示全球暖化問題使得世界各國「脣齒相依」,雖是以經濟觀點視之,但如果獨善其身,不能跳脫政治、經濟利益的牽制而合作,恐怕當全球暖化加速後,將成為受害最嚴重的國家,這值得政府深思。

鄭佑璋(高雄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