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窮、四更富、五更起大厝」,這句諺語可謂是百年前淘金客流連於金瓜石的最佳寫照。故事是這麼開始的,一個出身於貧困家庭的人,為了脫離窮苦潦倒的生活,在半夜三更跑到金瓜石挖掘金礦,結果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就變得富有,天還沒亮,就賺到足以在家鄉興建氣派大房子的資本。足見當時的金瓜石像個天然的藏寶庫,是人人都嚮往能發家致富的夢想之地。圖/freepik
文/鄭可安
「三更窮、四更富、五更起大厝」,這句諺語可謂是百年前淘金客流連於金瓜石的最佳寫照。故事是這麼開始的,一個出身於貧困家庭的人,為了脫離窮苦潦倒的生活,在半夜三更跑到金瓜石挖掘金礦,結果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就變得富有,天還沒亮,就賺到足以在家鄉興建氣派大房子的資本。足見當時的金瓜石像個天然的藏寶庫,是人人都嚮往能發家致富的夢想之地。
諸如此類的故事其實不只發生在台灣,只要發現蘊含金礦的礦床,馬上就會在當地捲起一波淘金熱。同學或許會好奇,地球上的元素這麼多,為什麼大家總要追著金礦跑?這是因為「金」除了可以做出美觀的飾品,還具有穩定的性質,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產生化學反應,所以被大量運用在航空、醫學和化學等精密的科學儀器上。只不過金實在是太過稀有,高昂的價格與產業需求,促使各國汲汲營營地尋找夢幻金礦床。
金砷相隨 久浸得病
然而,開採金礦的過程不全然都是值得欣喜的事情,挖礦的人很有可能會患上俗稱「烏腳病」的怪病,罹病的人因為末端血液不流通,導致四肢發生潰瘍,嚴重者還可能面臨截肢的問題。這些難解的症狀在過去被認為是淘金客的貪婪,因而受到礦坑詛咒——直到近代醫學的進步,人們才知道烏腳病是一種由「砷」中毒引起的末梢血管疾病。
怎麼好端端的採個金礦,會變成砷中毒呢?科學家發現,有金礦的地方,幾乎也會有砷的存在,大部分的金會以「黃鐵礦」、「砷黃鐵礦」等礦物的形態出產。礦工長期在高濃度的砷環境下採礦,也就慢慢陷入慢性砷中毒的危機之中。
鍵結吸引 礦化生金
根據這樣的現象,學者認為兩種元素似乎有著未知的關聯性,卻遲遲無從解釋現象發生的原因。直到最近,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以 X射線對兩種元素的關聯性進行一系列的分析,才發現含砷的礦物似乎能以「鍵結」的方式捕捉岩層環境中的金——砷含量愈高的礦床,就愈有可能形成可觀數量的金礦。金礦經過岩層的化學作用,會破壞鍵結而溶出少量的黃金。
經過這份研究,才總算破解淘金客難解的詛咒之謎,同時也為化學反應溶出金屬的可能性敞開大門。如果未來科學家能掌握化學鍵結的技術,或許能改善目前黃金的加工方法,從礦物回收更多的金元素,甚至有機會讓人們長久以來苦苦追尋的「煉金術」不再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