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一周內有兩、三天清早,會騎自行車在住家附近田間小徑運動兼兜風,常目睹有人在河堤上開墾種疏菜或落花生,為防止泥土流失,還在河堤岸邊堆滿大石頭。
諷刺的是,在河堤上違法開墾種植的人,他的孩子任教大學或在經濟部糖廠服務,本身亦是公家單位退休,說明這是個人不守法、私德重於公德,並非饑寒起盜心。
在三、四十年前,絕不會發生這種事,可見是人民守法的觀念淡薄了,而且民選縣長及嘉南農田水利會視若無睹,任由民眾破壞水土保持。
這就如同彰化、雲林、嘉義縣政府,長期任由養殖業、農民違法鑿井抽取地下水灌溉,造成雲嘉南地層嚴重下陷般,地方政府的管理功能與效率在那裡?若是任由濫墾下去,將造成河堤土質鬆動,終有一天會潰堤。
再者,農民為灌溉方便,在自家農地鑿井引水灌溉,因此,雖然排水溝渠花費巨資用水泥砌成,但因為長期不用,農民乾脆物盡其用,在排水溝渠內種植水稻,蔚為世界奇觀。
同是島國的日本,根本不可能有此怪象,北海道的農田灌溉溝渠,仍保有自然風貌與生態,也不用水泥砌成。
在全國一片拚經濟、要提高GDP聲中,政府也須重建法治與重視環保,才能使國家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