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銘松
我國歷代重男輕女,很多具有天賦才能的女性,因受環境諸多限制,在文學史上很難與男性一比高低,惟有宋代李清照,自小天資聰穎,富有優越創造作能力,寫出的詞都能和當代大詞人相媲美,與李後主、李太白、李清照並列詞中三李崇高的地位。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神宗六年(一○八三)生於山東濟南,父親李格非係大文豪,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寫詩和散文都非常出色,從小就受到書香的薰陶,二十一歲與太學趙明誠結為連理。趙也善於詩詞,為金石考證家,婚後感情彌篤,享有唱和的歡樂。
美好時光像閃電般溜走,兩年後趙明誠負笈他鄉,使他們初嘗離別之苦,當重陽佳節日,李清照思念丈夫,便寫了一闋詞〈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寄給趙明誠,以表相思之苦。
趙明誠接讀後,非常讚賞詞佳意切,但心裡卻有些不服氣,便閉門三天三夜,廢寢忘食寫了〈醉花陰〉詞十五闋,並將清照的詞雜在其中,邀好友陸德夫評賞哪闋詞最佳,經過德夫細心審閱後,微笑對趙說:「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此三句絕佳。趙明誠聽後,甚感慚愧,從此對嬌妻才華更為敬佩。
金兵南侵,戰亂頻仍,帶給這對恩愛夫妻莫大的災難;所有心愛的金石、書畫等貴重古物,被搶劫或火燒,已損失十之八九,兼之趙明誠官職調動頻繁,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四月忽奉詔派湖州太守,因匆促僅隻身赴任。
不久傳來趙明誠罹患重病消息,清照立即乘船趕到湖州,看見夫婿虛弱身軀,不禁淚流滿面,沒幾天,明誠就撒手西去。她悲痛欲絕,此時已是四十九歲的嫠婦,只好避亂南下金華依弟李迒生活。
在丈夫去世六年後,思夫之心與日俱增,便作了一闋感人腑肺〈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竟未料「物是人非事事休」這一句,被人誣衊她改嫁張汝舟為妻。所幸現代學者胡適,引述清儒愈正燮、陸心源、李慈銘等三人證據,為她辯誣,並嚴正的說:「改嫁並非不道德的事,但她本不曾改嫁,而說她改嫁,那卻是小人的行為。」終於還了李清照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