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輝陶作 流洩山水畫意境

曹麗蕙 |2021.07.19
2511觀看次
字級
劉榮輝作品《雲中石》,榮獲今年西班牙「第十屆達拉維拉國際陶藝雙年展」現代陶藝類首獎,圖為作品局部。圖/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陶藝家劉榮輝說:「每天用心的做、持續做,自然會有好的作品出現。」 圖/劉榮輝提供
經文茶器系列特別選《金剛經》局部經文,反刻在茶器上。圖/劉榮輝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王維詩句「坐看雲起時」是陶藝家劉榮輝的日常寫照,「觀雲時,心裡很舒服」,因此他不僅喜歡抬頭賞雲、低首畫雲,更將天空變幻莫測的雲彩,揉入陶土中,捏燒出形狀自由、釉彩多變的雲朵陶作,他表示,「我希望作品能流洩中國山水畫意境」。

畢業於協和美工陶藝組的劉榮輝,十幾歲開始做陶,退伍後一度嘗試其他工作,但都難以適應,「後來想起學生時代做陶的快樂,毅然重拾陶作,至今也逾二十五年了」,他笑著回憶,當初如何傾聽自己心聲,情定陶藝一生。

陶作上釉時

展現水墨筆觸

他的創作靈感多取自雲、山、鳥等大自然元素,以多層次的浮雕及鏤空造型,呈現半立體的山水畫視覺,「我的陶作洋溢東方古典美學,有點像中國書畫的表現手法,會描邊描線,讓輪廓清楚,還會在上釉時,試圖展現水墨濃淡乾溼的筆觸韻味」。

正如他二○一七年著手創作的「雲」系列作品,有別於靄靄白雲,而是呈現雲層在光線折射下,綻放銅紅、靛藍、翠綠等多彩色澤;同時將雲朵鑲描金邊,勾勒出烈日照耀下,雲層邊緣閃閃發光的景致。

劉榮輝以陶泥為雲的系列創作,近年備受國內外大獎肯定;六月甫公布的西班牙「第十屆達拉維拉國際陶藝雙年展」中,他的《雲中石》自全球三十一國家地區、一百九十二位陶藝家、逾兩百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現代陶藝」類首獎,為亞洲唯一得獎者。

《雲中石》展現出雲的千變萬化,蜿蜒在山頂時,像漫步於石城中,又似凌駕在石城之上,讓觀者各自想像、領略陶土表現出的山水意境;評審盛讚:「以群山、雲朵及水的象徵物建構成的景致,令人聯想到中國傳統繪畫。」

反刻《金剛經》

智慧融入茶器

他去年入選「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的《凝霞》,更是由二、三十組雲朵花器,排列組合而成的壁掛作品,透過自由曲線的形塑與多元釉彩,表現凝視霞雲頃刻間微妙的變化,器身造型建構出深、淺,呈現線與面間的視覺律動感,作品獲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

「文字本身很美,就把文字當圖案,融入茶器裡。」他知名的經文茶器系列,就此應運而出;為什麼選刻《金剛經》經文?他回答:「《金剛經》中有很多智慧,就想將智慧刻在茶器上」,且他還是反刻文字,「因我不想讓大家一目了然,而是要稍微動腦」,希望觀者從遠至近、由看到字到看懂字的過程,一步步咀嚼文字真義。

「這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做陶,做陶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生活樣態,讓我誠實面對自己」,劉榮輝認為,尋找生活平衡對藝術家至關重要,他分享:「其實就是回到當下,每天用心做、持續做,把每一個當下做好,累積好的過程,好作品自然會出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