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映月
八公分乘以二‧五公分。
如果讓想像力飛……在高挑的長方格上端,綁上蝴蝶結,再來個華麗轉身,讓尾端的緞帶飄著曳著,它就是一個樂善滿載的禮盒!
它,盤踞在全級名次的正下方,又揮灑著斗大的書法字──或纖秀、或豪邁、或堅實,任誰也不會走漏眼。
班主任親筆的嘉許語泰半是兩組的四字詞語。雖是寥寥幾字,卻是幼童的強心針。從前的華人傳統家庭裡,讚美是奢侈品。親戚來訪,誇我聰明用功,爸的標準台詞是:「哪有!蠢蠢的。頂多是個文弱書生!」。
小學的成績表至今仍珍藏著。禮物似的「四字真言」,伴我度過儘管物質匱乏、卻頗愜意的童年 :「自強不息」、「可期得造」、「沉潛好學」、「勤謹受教」、「品性純良」、「品學兼優」、「班之翹楚」……
有一回,除宣布我名列前茅外,何老師還加送一份禮物──我平生第一個洋娃娃!身上一襲鮮黃色的毛線套裝,更是老師親手織成。卻恨自己,靦腆得竟然語塞!
當然,也碰過狠角色的。
小時候,體育科的成績其實不差:多屬B級,只有偶然來個C。可是,除了一年打幾次羽球外,對運動就是提不起勁。媽和姊姊們取笑我是鴨母蹄,所以跑得遜。徑賽確是我的最弱項。那天,在操場上、在溫煦的陽光下,體育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大聲疾呼」,宛如五雷轟頂。已記不起她的姓,或許,是大腦的記憶體也想扶我一把,切割與她有關的記憶。
「她(指我)只是個書呆子,不中用!某同學不只讀書好,體育也好,她才是模範生!」某同學在全級近九十人中,穩守前十幾名,而且運動了得,確是文武雙全。但老師需用此霹靂手段宣示立場嗎?「恨不得挖個地洞鑽下去」的難堪,那一刻,全懂!
升上中學。跳繩、跳高、羽球倒也中規中矩。但只要有跑的部分,組長挑隊友時,我就是倒數的選擇。每年的運動會,更淪為我最自卑的一天。考進大專,那一天的體育課是打羽球。下課前,老師趨前指出:我的反射能力很強,在球賽中是個優勢,卻詫異我沒學會基本功。又是老師送的禮!彼時,壁球是新興運動,同學又肯教。於是,訂場獨個兒苦練。加上運動偶然發現的反手必殺技,往後與同學對打時,不論男女,已不需要他們讓球了。
一雪前恥!
感悟亦油然而生。
一、要催生理想行為,鼓勵遠比訓斥有效。
二、任何霸凌,影響深遠。戒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