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未來將增列「海洋教育」。教育部課綱審議委員會決定,把海洋教育列為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並建議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喜歡親水活動,中年級學會水母漂、打水及韻律呼吸。而為提高學生游泳能力,教育部決定補助公立國中小學蓋游泳池。
教育部國教司官員表示,「海洋教育」增列為重大議題後,未來如何納入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及納入後的能力指標是什麼,還要由課綱研修小組進一步討論。
教育部正在修訂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預計最快明年三月、最慢明年六月完成修訂。國教司強調,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完成後,會讓教科書商有充足時間編教科書、試教,新課綱目前還未訂出確定實施時間表。
官員表示,現行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學科分為語文、健康與體育、數學、生活、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七大領域。重大議題則有資訊、環境、性別平等、人權、生涯發展、家政教育等六大議題。
課程綱要的重大議題,採取「融入式」教學,也就是融入到各教學領域的課程中。例如海洋教育,可以在語文、社會領域增加台灣是海洋國家的觀念,也可以在健體課程中,加強學生游泳和求生技能。
國教司官員表示,日前召開的課綱審議委員會,除了建議國小中年級要學會打水、水母漂等基本游泳技能,還建議國中高年級學生,要熟悉一種游泳方式,並熟悉海洋求生技能。
為提高學生游泳能力,教育部決定補助公立國中小學蓋游泳池;只要鄰近區域學生數二千人以上,且區域內無公私立游泳池,即日起可提出申請。
教育部已訂定「補助國民中小學興建教學游泳池實施計畫」,教育部體育司長簡明忠表示,教育部將以三年時間補助公立國中小蓋「教學用游泳池」,預計每年補助興建七至十座游泳池,每座補助七百萬元。
教育部希望到今年底,有游泳池的中小學,學生學會游泳的比率能提高到百分之六十二,沒有游泳池的學校能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五。教育部也決定,把水母漂、十字漂及仰漂,列為國中小學游泳教學優先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