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失聰 林宥辰銜筆畫觀音

江俊亮 |2021.07.12
7302觀看次
字級
林宥辰銜筆畫觀音、寫《心經》,求得內心的平靜。圖/林宥辰提供
林宥辰畫作〈拾趣〉,筆觸細膩。圖/林宥辰提供
林宥辰銜筆畫觀音、寫《心經》,求得內心的平靜。圖/林宥辰提供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五十八歲的林宥辰,三十年前因誤觸高壓電,導致雙手截肢、聽力喪失,但他不放棄自己,銜筆學畫,終成著名國際口足畫家。

林宥辰出身雲林元長鄉下,幼年生活窮苦,勤奮讀書考上五專土木科,並如願當上建設公司工地主任。二十八歲那年,因建築工地一名吊車司機疏忽,吊車鋼索碰觸到工地旁一萬一千伏特高壓電線,造成火光四射,林宥辰一心想救吊車下一名水電工人,奮不顧身奔上前去,結果雙雙觸電,他的傷勢甚至比司機還嚴重。

那場意外造成他全身燒燙傷,雙手燒焦碳化,必須截肢,住院半年多動了十幾次手術,林宥辰說,光是換藥、換紗布,就好像活生生剝一層皮,那種椎心之痛,實在無法以言語形容,「我每天哭,每天念阿彌陀佛,祈求菩薩不要讓我這麼痛」。

林宥辰說,當時父親多次收到病危通知,「真的很難體會,一個終身拿鋤頭的老農,握著比鋤頭還重的筆,簽下兒子病危的心情」。後來醫生告訴他,高壓電觸電者有五成以上無法存活,他雖然失去雙手、聽力,但「活下來,就有希望」。

看侄女寫書法

拜師提升內涵

林宥辰出院後回鄉療養,等病痛逐漸舒緩之後,因終日無所事事,更覺日子難熬。有天看到侄女寫書法暑假作業,心想何不自己嘗試寫寫看,於是用嘴巴銜住毛筆,「只寫了兩個字,看起來像鬼畫符」,但亂塗亂畫,終究可以打發無聊時光。

後來,國中時的美術老師為他啟蒙,又陸續拜師陳玲玲、陳銘顯、江逸子、曾伯祿、張克齊、葉繁榮等畫家門下,不僅豐富他的生命,也提升作品內涵。

「剛學畫的前六年,我每天都寫書法、臨摹水墨畫十小時以上」,林宥辰說,尤其接觸佛像畫以後,讓他的心情感到很平靜,因此每天銜筆畫觀音、寫《心經》。一次因緣際會,他結識台中蓮社的國畫家江逸子,不僅跟隨江老師學畫佛像,也學佛,了解佛經典故,體會佛菩薩的心。

體悟活在當下

真善美處逆境

多年來,林宥辰應邀在海內外舉辦數十場次個展、聯展,獲獎無數。他在一九九八年成為國際口足畫藝協會成員,二○○二年獲中日亞細亞水墨交流展特優獎,二○○六年獲國際口足畫藝術協會世界總會五十周年畫入選等殊榮。

二○○七年,國際口足畫藝術協會特地為他出版《一萬一千伏特的火花─林宥辰的生命故事》一書,述他「一路失去,一路撿拾」的生命歷程。而林宥辰也自二○○八年起開始學習油畫,畫作獲刊印於二○一四年德國口足月曆封面。

繪畫改變林宥辰的人生,讓他珍惜每刻時光,也因為學佛而體悟如何「活在當下」。他說,「一枝草,一點露,只要活著就有希望」,近年來他進入校園、社會演講,以自己的故事激勵處於逆境的人:「不要怕跌倒,將來才能以真、善、美回饋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