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線上疏導 穩定照顧者身心 李祖翔 |2021.06.29 語音朗讀 31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協會每天更新圖文,幫助照顧者紓壓。 圖╱粉絲頁擷取總幹事袁慧文細數照顧者的無奈與辛酸。 圖╱袁慧文提供協會每天更新圖文,幫助照顧者紓壓。 圖╱粉絲頁擷取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面對疫情,容易不安、恐慌,社福團體默默調整服務型態,他們想方設法,為的就是讓社會流淌的溫暖不中斷,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正是其中之一,不僅集思廣益地在網路上供應各類狀況的處置策略,還與照顧者線上約會,拍影片助紓壓!「社工們的紓壓恐龍出動了~」在粉絲頁上,協會社工載歌載舞,設計玩偶對話,就是希望疫情期間依然能當家庭照顧者的後盾,從居家安心伸展操、居家復健線上學到料理節目〈不完美廚房〉,只要能紓壓、解悶、引導正向情緒,他們就盡量滿足。協會總幹事袁慧文說,照顧者是常被忽視的一群人,所以當政府一宣布防疫警戒升級,協會知道照顧者的壓力指數倍增,團隊立即開會,討論此刻能給什麼服務。「過去,照顧者最大的難題是經濟與情緒壓抑,所以我們倡導不離職,並參加紓壓活動。」不離職的目的,是讓照顧者未來重返職場不會失去競爭力,也不會適應不了脫離照顧後的生活。因工作而減少的照顧時間,就由日照中心或居服分擔。諮商到助眠 圖文並用「照顧者是真的累。」袁慧文心疼地說,有照顧者罹患憂鬱症,手足有精神障礙,父親失智,母親罹癌,但從外表看,他四肢健全,心裡再苦、壓力再大都不會得到重視,「因此他們來電,都要耐心接住,轉移負面情緒,引導參加支持團體、照顧者群組。」然而疫情打亂所有步調,隨著防疫升級,日照中心暫停服務,居服時數不足因應照顧需求,不能參加紓壓活動,疫情訊息又恐慌,還有許多照顧者擔心患者染疫後抵抗力不足。為此協會除與勞動部續航中心合作,積極與雇主溝通減少照顧者工時或改異地工作,還設法用文字與影像讓他們「安心」。照顧者如果感到焦慮,協會就找心理師線上講談;感到身體痠痛,找物理治療師教放鬆、芳療師教助眠;連孤單都有解,看影片還能抽禮物,官網上更有各式各樣的Q&A,都是因應疫情提出的處置辦法。「您有多久沒抱過家人?要不要試著抱抱他們,留言擁抱的感覺?」協會粉絲頁時時更新訊息,用有愛文字與影像鼓勵照顧者分享,包括愛自己的方法,如泡澡時的快樂感受、與信仰連結的喜樂、看過最紓壓的節目、家中療癒的寵物和聊天最愛用的表情符號,強調「你我都不是一人孤軍奮戰」!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留言,讓愛轉動。 前一篇文章 斜槓鄒族青年 回部落傳承文化 下一篇文章 浪少年啟動善循環 挺防疫英雄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9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