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冠病毒危險因子包括肥胖、慢性病等,在孩童及青少年族群最常見慢性病,則是過敏性鼻炎及氣喘。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芳表示,雖然兒童及青少年在這一波全球疫情中,相較於成人或老人的感染率及嚴重性都較低,但仍要特別注意,過敏兒若未穩定控制過敏氣喘,新冠染疫與發展成重症的風險恐會增加。
羅玉芳說,由於新冠病毒在免疫上諸多新的醫學表現,國際兒童過敏協會針對兒童過敏的治療提供了一些治療的原則。如過敏性鼻炎孩童原來用於治療鼻過敏的類固醇鼻噴劑,以及第二代抗組織胺,都建議繼續使用;控制好過敏性鼻炎,減少呼吸道黏膜腫脹與打噴嚏,可減少被感染及傳播病菌的可能。
她強調,這些藥物並不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即使孩子不慎感染新冠病毒,也必須繼續使用;經常同時存在的過敏性結膜炎,也要規律使用抗過敏眼藥水,以減少孩子因為過敏發癢揉眼睛、搓鼻子,減少病毒入侵機會。
除了藥物治療外,可從「環境」及「營養」二方面著手,強化平衡孩子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