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認識大自然】 校園裡好朋友 黑冠麻鷺 文/顏鈺杰 |2021.06.13 語音朗讀 65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眼睛的周圍及喙基部為藍色,頭頂有明顯的黑色羽飾可以判斷為雄鳥。 圖/顏鈺杰 黑冠麻鷺捕捉到一隻綠色的小蟲。圖/顏鈺杰 公、母會輪流孵蛋,雛鳥黑冠麻鷺從孵化到離巢約需1至2個月。 圖/顏鈺杰 成鳥有黑冠、面孔和脖子為紅棕色。圖/顏鈺杰 文/顏鈺杰 騎著單車穿過清園、行經圖書館,順勢往鳳凰大道而下,這時有個身影時而靜止不動,卻異常專注的眼神吸引了我的目光。黑冠麻鷺睜著炯炯有神的眼,利用靈敏的耳朵鎖定著地下蠕動的蚯蚓。一逮到機會,趨身向前,把脖子伸長,黑冠猶如箭矢般的向前衝刺,在逮到蚯蚓的一刻,用尖銳的嘴喙與死命逃脫的蚯蚓在大地之間拔河。黑冠麻鷺在公園、校園中數量繁多,又常常毫不避諱地佇立在你面前,因而被稱作是「大笨鳥」。愈加炎熱的天氣,正好是牠們繁殖的季節,有時候花一個下午在校園散步,留心一點觀察,你可以收穫5、6隻黑冠麻鷺的足跡。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以往黑冠麻鷺被描述為不普遍的鳥種,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單獨遊走於樹林之間,直到環境改變,黑冠麻鷺才漸漸走入人們的眼簾,也習慣在人類周遭生活。我想這也是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從「心」認識大自然,許多校園裡出現的鳥巢,成為環境教育的活教材,以培養自然觀察的素養,例如:黑冠麻鷺並不是真的笨,而警戒時會伸長脖子一動也不動,展現「擬態」的本領,或者將頸部的羽毛撐開,誇張的左右搖動脖子來威嚇。在生態教育的體驗教育過程,民眾才能向土地學習,與生態共好! 前一篇文章 【綠光漫步】 夢築濱田 下一篇文章 【視覺DJ】 牛角掛書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6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7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8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白色墨水】晨光花語【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療癒綠洲】荷塘暮色【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 作者其他文章【視覺DJ】 神庥永被【生態攝影】 夏夜序曲面天樹蛙【心靈微時光】 親親家人 領角鴞離巢【大自然的善友】 竹林深處的綠色精靈【生態攝影】夏夜與蛙縱情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