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詳的《三字經》中有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這裡的掛角,指的是隋唐間,把書掛在牛角上,隨時用功讀書的李密(與魏晉時寫《陳情表》的李密同名)從此,傳為佳話典範,並留下了「牛角掛書」的成語。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耳熟能詳的《三字經》中有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這裡的掛角,指的是隋唐間,把書掛在牛角上,隨時用功讀書的李密(與魏晉時寫《陳情表》的李密同名)從此,傳為佳話典範,並留下了「牛角掛書」的成語。
時至今日,牛幾已成了稀有動物,而牛角掛書,更似絕版古書上的詞句。然而,在澎湖二崁古村,竟然還有一座牛角掛書的復刻版。牛是假,掛在角上的書是真;再度演譯著讓人欣喜的牛角掛書場景。有趣的是當地人有不同的註解──呆憨如牛的人,一定要讀書;否則牛牽到北京,還是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