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珍珠基金會 疫情下撐持新住民家庭 文/蘇林 |2021.06.12 語音朗讀 25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蕭秀玲執行長。圖/賽珍珠基金會提供賽珍珠基金會每年舉辦義工表揚大會,感謝眾多義工對新住民家庭無私的付出和關懷。圖/賽珍珠基金會提供佩佩很感謝來自社會的善意,也立志成為更好的人。圖/賽珍珠基金會提供職涯探索活動,開闊新二代視野。圖/賽珍珠基金會提供舉辦多元活動,提供新二代體驗及探索的機會。圖/賽珍珠基金會提供透過社工進行家庭訪視,及時提供資源。圖/賽珍珠基金會提供經濟弱勢新移民家庭新春圍爐活動,是賽珍珠家庭每年最期待的年度盛事。圖/賽珍珠基金會提供培養各國通譯到校陪伴母語非中文的新二代學習。圖/賽珍珠基金會提供 文/蘇林長期關懷跨國婚姻家庭兒童的「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從早期關懷居住在台灣的亞美混血兒,到近期關懷經濟弱勢新住民二代,一直致力於幫助未被完善照顧、亟待救援的兒童,使台灣下一代得以健康、快樂成長。 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蕭秀玲說,「賽珍珠基金會」是1964年,由曾榮獲普立茲小說獎及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知名女作家賽珍珠女士(Pearl S.Buck,1892-1973),以諾貝爾獎的獎金,於美國成立的。曾在華夏土地上成長賽珍珠女士出生於美國,父親在她出生前便在清末時期的中國大陸江蘇一帶傳教。賽珍珠於襁褓中,隨母親來到中國定居。有趣的是,賽珍珠是先學會中文,其後才由母親教她學說英文。18歲那年(1912年),賽珍珠回美國讀大學,6年後回到中國大陸結婚生子,直到1934年局勢紛亂才返回美國定居。賽珍珠曾在浙江大學教授美國文學,期間展開創作,於1932年榮獲普立茲獎,1938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一生著作超過100部。1964年,創立「賽珍珠基金會」幫助世界各地遭遇戰爭、飢餓、貧窮之中的混血兒童,其後也陸續在南韓、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地成立分會。二戰期間,許多亞美混血兒,在父親失聯或不親、母親經濟弱勢、備受社會歧視排擠下成長。1968年,賽珍珠基金會成立台灣分會,幫助居住在台灣的亞美混血兒,隨著服務擴展,台灣分會於1997年轉型自立為「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集結更多力量幫助混血兒童。從亞美混血到新二代蕭秀玲說,隨著時代改變,近20年基金會工作的重點,已從亞美混血兒轉為關注台灣新二代。基金會在數十年服務跨國婚姻家庭子女的過程中,看見早年受刻板印象影響,新住民媽媽及新二代子女,往往承受較多的誤解,加上文化、語言隔閡,使其在生活適應、親子議題上,亟需協助,所以2000年起,開始對新二代及其家庭,提供全面性、系統化服務。所幸在政府及其他非營利組織努力下,現今在台新住民家庭已逐漸融入社會。 賽珍珠基金會目前的工作重點,首先是找尋社會資源,長期資助及照顧雙北地區的400多個新二代,平均每個孩子有兩位認養人,每月各資助1000元,作為孩子日常生活的基本開銷,並由社工透過關懷、訪視、資源連結等服務,支持孩子在穩定的環境中安心求學。「錢數雖然不是很多,但對這些貧困的新住民家庭來說,卻是一筆來自社會長期、穩定的溫暖。」蕭秀玲表示,這些孩子平均每個人都要長期陪伴照顧6年左右,幸賴社會各界善意支持、基金會的董事群也大力奔走,所以都能穩定達成目標。 短期照顧與長期陪伴也因服務績效備受各界肯定,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賽珍珠基金會辦理「台北市北區新移民社區關懷據點」,針對中山、士林、北投等區內的新住民家庭進行關懷訪視,一旦發現有就業、醫療、法律、福利……等方面的需求,立刻就會將資源連結及轉介給這些家庭。 蕭秀玲坦言,看到新住民家庭透過努力,一方面改善經濟,一方面把孩子慢慢培養成有用的人,甚至因為參加職業培訓,學會新技能並找到工作,同時與不同國籍的新住民互相理解支持,變成可以彼此關懷的好朋友,會內的社工人員再辛苦都覺得值得。「一開始,新住民媽媽完全看不懂中文,就算政府有許多美意、補助、提醒,她們也不知道有這些資訊,更享受不到應得的福利。」所幸基金會長期培養能通譯各種文字的種子媽媽,讓她們各自成立群組,由擅長不同語言的媽媽在群組中,以大家都理解的語言解釋政策,甚至還進行一步驟一步驟的教學……「先弭平資訊落差,這些媽媽才能慢慢靠著各種力量站起來。」蕭秀玲如此認為。 疫情海嘯無預警來襲然而,今年新冠疫情轉趨嚴重後,會內工作人員遭遇成立53年來,最忙碌、最辛苦、資源緊縮的一段時期……一方面是認養貧童的善心人士,本身工作受到影響,收入頓減或不穩定,雖然大部分認養人都努力撐住,持續提供孩子支持,但是少數認養人礙於經濟因素,不得不向基金會說:「抱歉,無力再繼續認養」,加上大環境不佳,導致小額捐款明顯減少,都一再的衝擊孩子生活的穩定性和基金會持續提供服務的量能。再方面,很多平日打零工的新住民媽媽,因為雇主歇業、小吃店休息、在家上班清潔打掃暫停等等,導致收入銳減,原本不佳的經濟景況,變得更為困難。以上種種因素相加,使得基金會服務的家庭陷入雪上加霜的艱難處境。 蕭秀玲也發現,除了因為疫情,百業不得不按下「暫停鍵」,很多新住民家庭收入歸零、陷入困境外,資訊落差及語言隔閡,使新住民在防疫訊息上很容易被假消息、假新聞所混淆,所以基金會除了立刻提供物資協助,也特別呼籲政府、親友多加協助,穩住他們的身心力量。盼資訊暢通共守台灣此外,因為學校停課,許多單親新住民家長,在沒有親友可以協助的情形下,必須向雇主請防疫照顧假來照顧孩子,但也產生無薪可領的狀況。加上新住民媽媽對遠端教學不熟悉,還有兩三個孩子必須共用一台手機,或缺乏相關電腦設備及WIFI等等,使得她們縱然有心陪伴在孩子身邊,也不知道該怎麼協助。針對這個部分,基金會也立刻結合各界資源,提供舊螢幕、舊電腦等,積極協助新住民及其子女,希望可以幫忙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不便和困難。賽珍珠基金會尤英夫董事長建議政府,將各式多語疫情資訊,透過「新住民全球新聞網」、「疾管家」等管道加強宣傳,讓新住民家庭及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更快查詢到最正確的消息,幫助新住民一起共築「新」防疫網,守住家庭、守住台灣。佩佩小珍珠的心願從小父母離異的佩佩,家中還有一個妹妹和弟弟,全靠來自中國大陸的媽媽,四處兼職,從事居家清潔工作,獨力扶養3個孩子。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媽媽夜以繼日操勞,長久累積下來,身體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幸好透過賽珍珠基金會的協助,為佩佩及弟妹找到長期認養人,大大減輕媽媽的負擔。「基金會不僅主動為我們找到認養人,更對我們家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時時刻刻關心我們的需求,在我們需要幫助時,無私的伸出援手。雖然我還是學生,但立志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成為能照顧家人、貢獻社會的有用的人。」現就讀國立大學藥學系的佩佩,深深感謝一路上許多陌生人的支持,更期望在畢業後成為一位藥劑師,改善家中的經濟,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佩佩說,以往,過年過節對她和家人來說,就和一般日子沒有兩樣,通常,他們家會如往常般節省度日,因經濟困窘而煩惱著,但是自從接受賽珍珠基金會的扶助,每年耶誕節,她們家與其他新住民家庭都會收到賽珍珠基金會和美國學校的邀請,參加耶誕聯歡會,她因此第一次收到耶誕禮物,第一次體會到這個節日的溫暖和感動……從這之後,佩佩與家人每年都引頸期盼著年底的溫馨節日到來,欣喜著能夠受到邀請,享受著由美國學校哥哥、姐姐們以及基金會用心準備的大餐,感受來自社會的善意、溫馨和喜悅的氛圍。 前一篇文章 蒲公英協會守護聽障權益 月底量產透明口罩 下一篇文章 7歲女童畫卡片送醫護 大家感動眼泛淚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 作者其他文章 鞭炮聲 讓毛小孩驚嚇崩潰 【印象旅人】日韓台賞浪漫繡球花【海闊天空】澎湖花火節閃亮登場生態攝影 的歡喜和憂心AI 未來終將成為職場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