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日光寺。圖/資料照片
許陳真娥師姐生前發心承擔日光寺庭園花藝工作。圖/家屬提供
文/張武吉
清晨五點多,在日光寺的庭園中,總會看見一個佝僂的身影,高齡九十歲的真娥師姐,長年累月、風雨無阻、心心念念,就是庭園中的一花一木。親手打造一花一世界的佛國淨土,修剪出花木奇特造型,默默熱心付出,全力以赴承擔日光寺庭園花藝工作。
許陳真娥師姐與同修許進德,跟隨星雲大師腳步行佛,早在一九八四年,大師到台東文化中心講演起,就開始參與佛教活動,一九九一年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創立,同年九月三十日加入佛光會成為會員。一九九九年皈依星雲大師,成為正信佛教徒,授菩薩戒。個性開朗,樂於布施,舉凡慈善救濟、建校、建寺功德、道場各種活動、共修法會等都不落人後。
在同修許進德往生之際,面對人生的「生、死」課題,原本開朗樂觀的個性,陷入了憂鬱之中、閉不出戶,經由日光寺法師開導,才走出陰霾,更加精進學佛,發心發願擔任義工,就從一九九七年至今。每日清晨五點多,真娥師姐先到大雄寶殿禮佛,隨即到工作間換裝,穿著雨鞋,圍兜,拉著水管,操持著日光寺庭園澆水、修剪花木等固定工作,另外需要添購施肥、補栽等,所有費用皆由她供養結緣,出錢出力,將行動化為力量,重新燃起生命動力。那些經由她巧手精心栽剪、形塑的許多造形奇特的樹景,讓日光寺庭園景觀,綠意盎然、欣欣向榮,療癒了自己,也令參訪者心曠神怡。
時常以「歡喜做,甘願受」為信念,把澆水、照顧花木,當作每日必修的功課,是佛法的滋潤,是法水的灌溉,一天不見庭園花木,心裡就會有股不安與失落感﹔悉心照料的回饋,就是滿庭園的翠綠,花朵芬芳的綻放。子女也順從她的意願,天天從住家到道場當義工,皆由兒子載送,或坐公車,甚至乘坐計程車,偶爾搭同參道友的便車,年復一年,日日無輟、風雨無阻。
直到五年前,患有失智症,認知功能減退,才卸下一生心儀的庭園義工職務。但尚有一顆放不下的心,真娥師姐仍然心繫著日光寺的庭園花木,時常半夜偷偷拉開電動鐵門,要坐車到日光寺整修庭園花木。有次颱風天,因恐庭園樹木會被風吹倒,半夜叫計程車到日光寺察看,就是心中存有掛念。也因經常彎腰工作,日積月累,年齡漸長自然形成彎腰駝背,「佝僂的身影」成為她的特徵。
她是「愛的園丁、植物生命的播種者」,不饒舌、無是非,無怨無悔付出,是堅守一師一道,正信的三寶弟子,一心一意以佛為師,精進不懈,奉行佛道,尤其鼓勵年輕人加入佛光會,親近道場發心,讓生命發光發熱。
一直做到身體不能做為止,這位發心菩薩,如今高壽善終,在睡夢中往生佛國,享耆壽九十歲,祈願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日光寺在西方堂為真娥師姐舉辦「三時繫念祈福超薦法會」,藉由許陳真娥師姐往生示現,庇佑三代好因好緣,期許家屬晚輩能夠精進學佛、行善。
慧無法師鼓勵佛光人,要以真娥師姐為典範,於日常生活中精進修持,實踐奉行佛法,與佛同行。佛事功德圓滿之際,真娥師姐家人感激法師們慈悲結緣,曾經由她發心呵護的日光寺庭園風光,依然會永續燦爛、綻放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