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便當排排站 打開記憶盒子

陳玲芳 |2021.05.10
3114觀看次
字級
前輩攝影家李釣綸拍攝的孩子吃便當畫面,憨態可掬。參展原圖為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提供。 圖/記者陳玲芳翻拍
迪化207博物館展出各式便當盒。圖/記者陳玲芳
池上竹桶便當。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還記得小時候當值日生,中午要負責「抬便當」回教室嗎?便當是許多台灣人的生活記憶,上學午餐、校外教學,伴隨著求學中的每一個歡樂時刻;隨著年齡增長,工作時的便當,有著職場辛勞;情侶郊遊踏青的餐盒,更有著青春甜蜜回憶。

走一趟迪化二○七博物館,打開日常生活記憶盒子,看台灣早年各式便當盒及多幅珍貴老照片,敘說屬於台灣「便當」的故事;精緻的竹編便當提籃,呈現傳統竹編工藝之美;大大小小的鋁製便當盒,是四、五、六年級生的童年回憶;還有大稻埕老店波麗露西餐廳特製的白鐵加銀餐盒,充滿著老台北人的摩登浪漫。

除此之外,展覽中也特別介紹在一九四○年代起源的池上飯包,及一九六○年代流行的「包飯」,業者將四菜一湯盛盤放入鐵盒中,以機車外送至店家,讓忙碌的店家老闆與員工也能輕鬆共享合菜午餐。

迪化二○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表示,她的生長地香港,沒有帶便當的習慣,就算是寒冷冬天,家裡也只能為小小學生們準備冰冷的三明治作為午餐,但自己兩個生長在台灣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每天帶家裡準備的便當上學。

池上飯包

竹片延長保溫

陳國慈說:「現在學校普遍提供營養午餐,也讓家長省下準備便當的麻煩,卻讓孩子帶著『家的味道』到學校那分親情消失了;舉辦『便當』展覽,希望讓大家重溫舊時代中那分特別的感情。」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經理程哲瑋表示,「便當」別稱「飯包」,是常民的日常必需品,讓出門在外的人隨時隨地、方便用餐。

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池上飯包,初期是以進貢日皇的台東池上米,捏製成三角飯糰,搭配黃菜頭、梅子等醃製配菜,以月桃葉包裹;一九五一年池上的便當業者,利用製作小提琴剩下的竹片作為便當盒材料,延長便當保溫,因此,只有用木片裝盛的才能成為「池上飯包」。

民間高手

提供收藏物件

「便當展」展期即日起至明年一月三日,迪化二○七博物館館長華安綺說,「便當展」延續迪化二○七博物館推廣台灣生活文化的使命與老房再利用的精神,便當主題在策畫過程中,不免懷疑這樣一個小小的便當議題,真的有收藏家嗎?

但「高手在民間」,籌備期也依靠收藏家對博物館的認同與分享熱情,提供各式各樣的便當物件;分層便當盒、軍警夥伴使用便當盒、企業使用便當盒。

展場中更有前輩攝影家鄧南光與李釣綸的攝影作品;本名鄧騰輝的鄧南光,當年帶著兩個兒子世光、世明參加台北城京町活動後,為小朋友留下草地上吃便當的情景(同時入鏡的還有畫家弟弟鄧騰駿),綻放出親情之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