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朕憫此女

文/嚴陽 |2021.04.29
919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貞觀十九年(六三五),高麗國王高藏和莫離支(官職,相當於宰相)淵蓋蘇文派使者向唐太宗進獻了兩個美女,唐太宗對使者說:「我可憐這兩個女子(朕憫此女),她們離開了父母兄弟,孤苦無依,如果因為貪愛美色而使她們傷心,那我不會接受。」於是把二人送還故土。(唐吳兢《貞觀政要‧卷八‧論貢賦》)

高麗國為什麼要向唐太宗進獻美女?其動機是為了拉近兩國關係,化解矛盾求得和平。那麼,唐太宗又為什麼要拒絕這兩個美女?那是因為觸動了他悲天憫人的情懷:唐太宗不僅是皇帝,還是父親,他知道女兒離開自己,也有可能永世不能再見的複雜心情,又或許是心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傳統文化因子的作用,最終還是把這兩位美女送回了故土。

中國歷史上,類似於高麗國「美女外嫁」的事情也曾發生過,並且不止一次。比如,漢代王昭君嫁給匈奴呼韓邪單于;而在唐貞觀十四年,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西藏吐蕃藏王的稱號)松贊干布。

讓人感到不解的是,既然唐太宗不忍高麗女子遠赴異邦,何以又忍心讓李氏宗室之女子文成公主外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呢?

從本質上來說,被外嫁的女性是國家之間政治交易的籌碼,緩解民族關係的潤滑劑。而遠離故土帶來的,不僅是地理上與家人的距離,甚至是生離死別,還有對異國他鄉風俗習慣的重新適應等因素。呼韓邪單于去世後,王昭君曾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復株累單于去世後,且糜胥繼任,王昭君復嫁且糜胥。文成公主入藏之後,或許未曾遭遇這樣的尷尬,但無論如何,這樣的婚姻對於個人命運的不幸,我們恐怕不能不感到同情與無奈。

能想像的是,這樣的抉擇或許與唐太宗著眼於兩個民族的和解與和平,可以避免更多的家庭、百姓陷於戰爭及其帶來的痛苦有關,即「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結果,也反映出他對此類問題的深刻認識,以及更為深廣的悲憫情懷。而在具有如此情懷的皇帝治理下,國家必然會有更多的仁政,老百姓得以有更多的安寧與幸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