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超越時空    史前生活探祕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2021.04.26
2596觀看次
字級
鎮館之寶「月眉石槽」。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入口印象的裝置藝術,表現博物館的特色。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偵探考古的世界」展區,以考古學家的書房模式,讓民眾觸摸、體驗,認識考古學。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館內的多媒體互動體驗。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學生到考古博物館學習。圖/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出土文物整理和維護。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花岡山遺址出土的甕棺、陶容器。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館內的模擬考古現場。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館內陳列的考古工具與服裝。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李美蘭、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花蓮縣31處考古遺址標示圖。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花蓮縣史前遺址為數眾多,從日治時代至今共出土約80萬件文物,累積豐碩的考古發掘成果,這些出土文物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輪流展出,從中可見新石器時代高超的製玉技術,了解台灣珍貴的歷史文化脈絡。

今年初開幕的考古博物館,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它的前身是1984年興建的「豐田市場」,由於市場建築荒廢多年,經多次轉型改造未果,最後整修活化為「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因此建物外觀還保留有「豐田市場」字樣。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常設展廳有「偵探考古的世界」、「透視史前的花蓮」和「穿越時空的啟示」三大展區,另有考古沙坑體驗區、還原考古現場,以及互動遊戲和投影,讓民眾透過活潑、淺顯方式認識花蓮的史前歷史。

史前玉玦標誌 探索考古世界

館方將一塊有2000多年歷史的「花岡山文化」史前玉玦,設計為博物館標誌,象徵壽豐鄉盛產玉石。博物館入口處的裝置藝術,以巨石、玉玦、陶罐和「月眉石槽」為意象,在石槽上圍一圈檳榔,槽中放入兩瓶米酒,是當地原住民族崇敬天地的習俗。

「偵探考古的世界」展區,以考古學家的書房模式,讓民眾了解考古學者是先思考、找問題、做實驗、再佐證結果。民眾可以透過桌上的互動螢幕,任意點選問題看答案;牆面的資訊,則逐步介紹考古遺址、考古文化、史前遺址等。

館方指出,花蓮縣的史前遺址,大多分布在花東縱谷的沖積扇兩側,可以證明古代人類選擇居所,是以鄰近水源和平緩地形為首選。

在花蓮縣13個鄉鎮市之中,有11個鄉鎮市發掘到史前遺址共31處,以壽豐鄉8處最多,其中有6處遺址更具代表性。

鎮館月眉石槽 迄今不明用途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塊重達1240公斤的史前古物「月眉石槽」,石槽呈橢圓形,長約229公分、寬約161公分、高約27公分,岩石材質是「石英雲母片岩」,出土於壽豐鄉月眉村的「月眉遺址」,是罕見的大型槽狀石器,考古人員推測是從中央山脈採集下來,但用途迄今不明。

館方表示,「月眉石槽」原在遺址現地保存,隱身於檳榔園中,2013年底花蓮縣文化局進行例行性的全縣遺址監管工作,竟然找不到,四處探訪查詢也無消息。後來經當地熱心民眾彭群元協尋搶救,逃過被變賣的命運。

館內還有史前人類「石頭火鍋」料理影音互動遊戲,透過遊戲讓民眾了解,原來現今原住民的石頭火鍋料理和史前是非常的相似,顯現古今的飲食習慣是有連結的。

六大遺址文物 呈現先民生活

金砂夢港─崇德遺址

距今約1000多年,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崇德聚落,1923年由日人移川子之藏與宮本延人發現,遺址出土鐵渣、爐壁遺跡和金飾品,顯示當時可能已有煉鐵活動和冶金技術。

美麗秘境─水璉遺址

位於水璉盆地上的史前遺址,是在東海岸風景特定區調查時發現,屬於鐵器時代的靜浦文化,出土大量的陶容器和酒器,與當地原住民的飲食有關。

鑿石為用─富源遺址

位於中央山脈山麓,出土大量的斧鋤,顯示史前人類披荊斬棘、開墾的過程,遺址有石壁、單石、石板、石溝及陶片、玉器,顯示史前時代人類在此定居的榮景。根據學者考證,富源遺址有新石器晚期和鐵器時代2個史前文化層。

海天一色─四八高地

位於花蓮市郊的四八高地,鄰近太平洋知名觀光景點七星潭,因標高約48公尺而得名,舊稱「米崙鼻」或「美崙鼻」。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大量的網墜,說明4000年前的史前人類,具有善用海洋資源的能力和行為。

文化迭變─花岡山遺址

距今5000年的大坌文化晚期文化,出土甕棺、石板棺、紅彩陶、繩紋陶、砝碼型網墜,可以一窺奇萊平原上人類的發展。其中一面界牆,是經由4000年土層堆積,根據據研究,當地土層100年只能堆高0.2公分。

玉的故鄉─支亞干遺址

(萬榮、平林)

出土文物以玉器為主,大多為台灣閃玉(花蓮豐田玉)。台灣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至晚期,玉器文化相當盛行,人們喜愛佩戴玉玲珠串、耳玦、管珠、手環,去世後則作為陪葬品,玉器代表社會地位與財富,顯示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的富裕、優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