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立委指出北區某傳銷分公司以「找兩個人月入百萬」號召,吸收學生繳交三年十九萬八千元購買產品入會,又宣傳讀書無用論,使不少學生休學;公平會表示,經調查已涉廣告不實,最高可處兩千五百萬元罰鍰,或勒令停業。
不諱言,由於媒體經常報導從事直銷業,而迅速累積財富的案例,內容總是強調從事直銷工作輕鬆、時間可彈性運用,並可廣結善緣等好處,讓人產生憧憬。
十多年前盛行台灣的「老鼠會」,對民眾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後經政府公平全面掃蕩,幾乎已銷聲匿跡,多層次傳銷在法令的管理下漸漸步入正軌,然因其豐碩利潤的誘惑,仿直銷經營型式的公司,一直變相存在台灣社會。
筆者友人不久前到一家公司應徵,在結束幹部訓練課程後,即對欲進入公司任職者,提出名為「貨品投資」的半強迫購物要求,新進者必須完成最低投資底限的業績,才能成為正式職員,有人為了要進入公司,願拿自己的錢買產品,這種名為投資,卻是仿直銷的老鼠陷阱。
現今國內直銷業蓬勃,吸引了許多民眾投身,然而能爬上金字塔頂端者,卻是少之又少,有心人士更以仿直銷經營牟暴利,不少民眾在求職時誤入陷阱,待負責人吸金後人去樓空,民眾卻只能自認倒楣。
所以民眾找工作應步步為營,在投入直銷業前更應停、看、聽,不要誤以為直銷業是金礦;媒體也應報導各行業的苦處,讓民眾了解,不能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