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獵人 穿越荒漠追尋星星

 |2021.04.06
1249觀看次
字級
楊可欣五年多來,在戈壁灘找到六百多顆隕石。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夜晚星空充滿神祕色彩,但當流星滑落到地球就成為隕石。中國大陸貴州貴陽市一名「隕石獵人」楊可欣,曾因尋找隕石迷失在沙漠,經歷沙塵暴。雖然常年露宿風餐,但無阻她對隕石的熱愛,更開辦隕石文化科普館,希望讓大眾了解隕石,知道「星星的故事」。

《貴陽日報》報導,二十幾歲的楊可欣說,隕石有種神祕的美,讓她無法自拔地愛上這種神奇的石頭。從小許願長大後要擁有一顆星星的楊可欣,如今把收集來的六百多顆隕石帶回家鄉,透過隕石文化科普教育,和更多人一起追「星」。

二○一二年,楊可欣被調去新疆哈密工作,愛好石頭的她常利用下班後到戈壁灘去撿奇石,認識了一些「石友」,有人說自己撿到隕石,楊可欣好奇地問:「下次找隕石的時候能不能帶我?」就這樣,開啟了她和隕石的緣分。

蘊含宇宙信息

讓她深深著迷

楊可欣跟石友一起去無人區尋找隕石,但幾天都沒有找到;最後一天,大家準備失望而歸時,楊可欣發現腳下有一顆,激動地喊隊友過來看,後來檢測真的是一顆隕石。

「假如我那次沒有找到隕石,可能就不會成為隕石獵人了」,楊可欣說,原本覺得尋找隕石就像大海撈針,沒想到自己很幸運,第一次就能找到隕石,這給她很大的信心,也開始學習有關隕石的知識。

楊可欣回憶,小時候在農村看到星星都非常多又很亮,還能看到流星,「當時許願長大後要擁有一顆星星」,因此培養自己對石頭和天文的興趣,來自太空的隕石蘊含宇宙的信息,讓她深深著迷。

接下來五年多,楊可欣數百次穿梭於沙漠戈壁灘,穿越羅布泊腹地,行走十萬餘公里,找到六百多顆隕石。

走失脫離隊友

面對死亡恐懼

但過程比想像中辛苦,二○一二年,楊可欣第一次到羅布泊尋找隕石時差點走失,當時她的戶外經驗還很少,和隊友分開後,只顧著埋頭找隕石,卻不知不覺走出預定路線脫隊。等她反應過來,才發現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只有自己一人,手機完全失去信號,除了風沙的聲音,四周一片死寂,她說:「我第一次感受到絕望和對死亡的恐懼。」

還好隊友很快發現她走丟,搜尋五個小時終於找到她。楊可欣並未因為這次經歷就放棄尋找隕石,反而主動學會各種戶外探險的生存技巧。之後,楊可欣不僅能保護好自己,還能帶領經驗不足的隊員們克服極端天氣和危險地形,把收集到的隕石帶回去。

很多人覺得她一個女孩子吃不了這個苦,楊可欣笑著說:「對於我來說,那不是吃苦,那是一種享受,是我覺得最美好的回憶。因為我待在戈壁灘的時候什麼都不用想,每天只要出去找隕石,接著回來和隊友做飯、聊聊人生,做自己喜歡的事,心情是特別放鬆的」。

楊可欣二○一七年從新疆回到貴陽,在朋友建議下,她拿出原本準備買房的積蓄,開辦了貴州隕石文化科普館。陳列著她從各地撿回來的各種隕石。

隕石文化科普館成立後,成為貴陽許多學校的科普教育基地。楊可欣說,回到貴陽後,身邊沒有隕石同好,大家對隕石的了解也極少,她決定做隕石文化科普,「讓更多的貴陽人了解隕石,知道這些星星的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