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哪裡來】 給有心念生物的同學一番話

文/潘震澤(《科學人》編審委員)  |2021.03.31
2096觀看次
字級
科學研究一向有理論與實證兩派的分別,其中尤以物理學為最。至於像生物學這種一向以觀察描述為主的學門來說,就特別仰賴各種器械及方法作量化的工作。生物學裡也有理論,最出名的當屬「演化論」。百餘年來,支持該理論的證據與推論層出不窮,小規模的實驗驗證也存在,但由於觸及了人類起源的解釋,就是有人選擇不信。圖/王儀雄
科學研究一向有理論與實證兩派的分別,其中尤以物理學為最。至於像生物學這種一向以觀察描述為主的學門來說,就特別仰賴各種器械及方法作量化的工作。生物學裡也有理論,最出名的當屬「演化論」。百餘年來,支持該理論的證據與推論層出不窮,小規模的實驗驗證也存在,但由於觸及了人類起源的解釋,就是有人選擇不信。圖/王儀雄

文/潘震澤(《科學人》編審委員) 

科學研究一向有理論與實證兩派的分別,其中尤以物理學為最。至於像生物學這種一向以觀察描述為主的學門來說,就特別仰賴各種器械及方法作量化的工作。生物學裡也有理論,最出名的當屬「演化論」。百餘年來,支持該理論的證據與推論層出不窮,小規模的實驗驗證也存在,但由於觸及了人類起源的解釋,就是有人選擇不信。

生物學裡類似生命起源、發生與死亡等終極問題,自古以來就困擾著最聰明的腦袋瓜兒,至今亦然。究其緣由,方法學的限制是其中之一。知名的分子生物學者布瑞納(Sydney Brenner)曾經說過:「科學進展有賴新的技術、新的發現以及新的想法;先後順序很可能也是這樣」。

現代生物學裡許多重要進展,多是先有實驗技術及方法的突破,才得以出現。20年前,「基因」與「奈米」這兩個詞兒,是報章雜誌最熱門的科學報導題材,有朋友將兩者加上「蛋白體計畫」,戲稱為「雞蛋炒飯」。雖然此「基蛋」非彼「雞蛋」,此「米」非彼「飯」,但也頗為傳神。

按一般認知,基因屬於生物學家的研究範疇,奈米則屬於物理及工程領域,兩者似無交集,但科學研究跨行跨界的,比比皆是,無足為奇。學物理的多有人涉足生理、分子生物的研究;學生物的人更是經常在微觀的奈米世界遨遊,這只怕是中學生所無法想像。

古典的生物學是描述性的學問,無論形態、分類、生命史、生態等,多屬於觀察記誦之學,比起數學、物理、化學等以計算為主的「硬」裡子科學來,只能算是「軟」科學。30多年前,我進入台大動物系就讀,頭兩年接觸的都是傳統的解剖分類訓練,直到大三修完生理與生化兩門課後,才算對生命運作的機制稍有了解,也才曉得生命終究脫不開物理與化學的法則。

閉門造車 缺乏量化



生命現象究竟是以化學、還是以物理解釋為佳,科學史上曾有過激烈的爭執,進而分成化學醫學及物理醫學兩派。18世紀的蘇格蘭醫生漢特(John Hunter)在演講時發表過一番揶揄之詞:「有些生理學家會說胃是個碾磨廠,有的說是個發酵槽,還有的會說是個燉菜鍋。依我來看,胃既不是碾磨廠,也不是發酵槽,更不是燉菜鍋。在座諸位,胃就是胃」。

物理醫學與化學醫學之爭,當然早已告終,生命現象必須同時以物理及化學原理解釋,已成公認之事實。然而,國內的生物教學,尤其是在奠定基礎的中學教育階段,卻仍然少了這樣的體認。對生物有興趣的同學,物理化學下的功夫不足;學理工的同學,又少了生物學的知識,兩者都有所欠缺。目前生物學裡,只有少數傳統分支或許還可以置身事外;但真正尖端的研究,絕對少不了物理與化學(還要加上數學)的助益。數、物、化底子愈好的人,愈能夠有所創新及突破,否則也就只能做些補充(follow-up)或模仿(me-too)的二流研究。

生物學進入真正科學的領域,量化是一項重要指標,這對於一向以描述記誦為主的學子來說,一開始是不容易適應的。我在美國念研究所的頭幾年,聽老師之間的交談,對於他們隨口說出細胞內外離子,以及血中氣體、葡萄糖與荷爾蒙的濃度,還有各種生物構造的規格數字時,我都只有茫然以對,既無概念、也無能力分辨對錯;直到多年以後,我才足以跟上。這份挫折感,遺留至今。 (待續)

本文摘自《科學讀書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