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戴維森發現,像小鹿的「印原豬」是藍鯨的祖先。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地球上現存最大的動物為藍鯨,有科學家從巴基斯坦挖掘出的化石發現,鯨魚是「小鹿」演化而來,牠們用四隻腳行走於古代印度,以花、果為食物,居住在溪流岸邊,為躲避掠食者最終完全在水中生活。
《發現》雜誌(Discover Magazine)報導,自達爾文以來,科學家知道鯨魚曾經起源在陸地,但過程仍是一個謎。從化石中發現,約五千萬年前所有鯨類動物祖先都是名為「印原豬」(Indohyus)的小動物,牠們用四隻腳在沼澤中跋涉,外型看起來像有著長尾巴的「小鹿」,研究鯨類進化的美國東北俄亥俄州醫科大學(NEOMED)科學家戴維森(Hans Thewissen)說:「牠們的體型不過是一隻貓大小。」
印原豬居住在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一帶,牠們吃鮮花和素果,生活在河流附近,河道是牠們的逃生路線,用來躲避陸地上或空中的掠食者,戴維森從化石骨骼發現,牠們花很多時間待在水中,構造類似河馬骨質,有助於在河中行走時減輕重量。
戴維森指出,印原豬進化的後代叫「巴基鯨」(Pakicetus),開始出現更貼近水的生活方式,在距今四千九百至四千二百萬年,牠們開始演化出不同構造,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成為「雷明頓鯨」(remingtonocetids),開始可以長距離游泳,牠們的化石看起來像海獅。
而這些生物在四千二百萬至三千四百萬年前滅絕,現代鯨類的祖先開始出現,並演化成鬚鯨和齒鯨,區別在於牠們的食性,鬚鯨喜愛磷蝦之類的微小生物,齒鯨經常使用回聲定位來捕食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