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氣候異常「暖活」,導致日本京都櫻花季提早於3月26日達到頂峰,為1200多年以來最早的一次。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京都進到3月後,由於氣候異常暖化,導致櫻花季提早於26日達到頂峰,為1200多年以來最早的一次。對此專家表示,創下紀錄的花期與長期趨勢吻合,同時也象徵氣候變遷的嚴重性。
先前櫻花季頂峰最早出現的紀錄可以追溯到西元812年,今年3月26日的紀錄則超越先前記錄(1409年3月27日),為1209年以來的新紀錄。
京都過去100到150年中,櫻花盛開得愈來愈早。1850年當時平均的開花日期約是4月17日,如今已提前至4月5日,同時在此期間,京都市的平均氣溫上升約攝氏3.4度。除此之外,東京今年的櫻花也於3月22日盛開,是有紀錄以來第二早,也是自1953年來最早的一次。
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庫克(Benjamin Cook)表示,京都櫻花的記錄對氣候變遷的研究具有「不可思議的價值」,因為其花期對春季的溫度相當敏感,通常愈暖的春天、櫻花會愈早盛開。
櫻花的生長周期相當獨特,根據數據顯示,西元812年到1800年的這一千年中櫻花季時間「相對穩定」,不過西元1800年後卻急轉直下,開花日期突然開始提前,顯示出春季「提早」的變化。
庫克指出,自1800年代以來,氣候暖化導致朝開花提早的趨勢一直持續到今天,其原因之一為氣候變遷,不過也有可能是由於過去兩世紀以來都市化程度提高,導致「熱島效應」增強。